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厚的英语怎么读

“厚的”这个词,对应的英语是 thick,读音大致是 /θɪk/。

关键中的关键,那个让人头疼的开头,是 th 这个音。你得把舌尖轻轻伸出来,放在上下牙齿之间,对,就是那种感觉有点傻、有点像大舌头的姿势,然后送气。气流从舌头和牙齿的缝隙里摩擦着出来,发出一种很轻微的、嘶嘶的、像漏了气的气球一样的声音。记住,声带别振动。这个音念对了,后面就简单了,接上一个短促的 /ɪ/ 音,最后用一个干脆利落的 /k/ 收尾。连起来就是 thick

是不是感觉舌头打了结?或者干脆就念成了 “sick” (生病的) 甚至 “fick”?太正常了。这几乎是每个中国英语学习者都要渡过的一道坎,一个绕不开的魔咒

这个 th 音,简直就是普通话母语者的天敌。因为我们的音系里,压根就没有“咬舌头”这一说。我们习惯了舌头在口腔里灵活地翻飞,但绝不会让它“出格”到牙齿外面去。所以,第一次尝试发出这个音,大脑会下意识地觉得“这不对劲”,然后自动给你纠正成一个我们熟悉的音,最常见的就是 /s/。于是,“I want a thick book” (我想要一本厚的书) 就变成了 “I want a sick book” (我想要一本生病的书),这差别可就大了去了。

我记得我刚开始练这个音的时候,简直是魔怔了。对着镜子,一遍遍地伸舌头、咬舌头、吹气。室友以为我有什么毛病。那个动作真的很反直觉。你感觉自己很蠢,但没办法,这是唯一的路。ththth…… 我会故意拉长这个音,去感受气流摩擦舌尖和牙齿的那种微妙的触感。后来我发现一个诀窍,别怕丑。你越是想在嘴巴里用一个“优雅”的方式完成这个动作,就越容易失败。你就大大方方地把舌尖亮出来那么一小下,万事开头难,开头这个动作做对了,后面自然水到渠成。

当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能发出一个像样的 th 了,恭喜你,你解锁的不仅仅是 thick 这一个词。这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想想看:

three (三),而不是 tree (树)。多少人去餐厅说要 “three cups of tea”,结果服务员一脸懵,以为你要“tree cups of tea”(三杯树茶?)。

thank you (谢谢你),而不是 sank you (沉了你)。

thought (想法), through (穿过), throw (扔)。

这一串单词,它们的“命门”全都在这个清辅音 th (/θ/) 上。

还没完。th 还有个“兄弟”,就是它的浊辅音版本 /ð/。发音的口型、舌位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是,发这个音的时候,声带要振动。你的喉咙能感觉到嗡嗡的震感。比如:

the

this

that

they

father

mother

所以你看,攻克了 th 这个音,你等于拿下了英语发音里的一大片江山。你的整个口语听起来会立刻“地道”一个档次。它就像一个分水岭,区分开了“嗯,能听懂”和“哇,说得不错”这两个境界。

这种困难,本质上是一种肌肉记忆的缺失。我们说中文时用到的口腔肌肉群,和说英文时需要的,不完全是一套。就像一个习惯了打乒乓球的人,突然让他去打网球,虽然都是挥拍子,但发力方式、肌肉感觉完全不同,一开始肯定会别扭。练习发音,就是在给你嘴巴里的那些小肌肉“上私教课”,让它们学会新的运动模式。

所以,别光用耳朵听,用眼睛看。找个镜子,观察自己的嘴,观察那些母语者的嘴。他们的舌头是怎么动的,嘴唇是什么形状的。这是一种体力的、物理的模仿,而不单单是听觉上的模仿。你可以夸张一点,把动作做大,等到肌肉习惯了,再慢慢变得自然。

聊回 thick 本身。这个词在生活里真是太有用了,它的内涵远比“厚的”这两个汉字要丰富得多,充满了生活质感

最直接的,就是物理上的厚度。

一本 thick book,厚厚的一本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充满了知识的重量感。

一块 thick steak,厚切牛排,光是听到这个词,仿佛就能闻到那股炙烤后的肉香,看到那丰腴的汁水。

一层 thick fog,浓雾,伸手不见五指的那种,给城市蒙上了一层神秘甚至有点诡异的面纱。

Thick soup,浓汤,而不是清汤寡水的 a thin soup。

然后,它开始变得抽象,用来形容各种各样的事物。

thick accent,浓重的口音。当你说某人有 a thick accent,那意味着他的口音非常明显,甚至可能有点难懂。这可不是个褒义词。

thick hair,浓密的头发。这绝对是很多人的梦想。

in the thick of it,这个短语特别传神,意思是“在最激烈/繁忙的时候”或者“深陷其中”。比如,“We are in the thick of the holiday shopping season.” (我们正处于假日购物季最繁忙的阶段。)

更有意思的是,thick 还可以用来形容人。

说一个人 thick,或者 thick-headed,意思是他“笨”、“迟钝”、“脑子转得慢”。这是一种相当不客气的说法,有点像我们中文里说人“不开窍”、“榆木脑袋”。

但反过来,thick-skinned 却是个挺有用的品质,意思是“脸皮厚”、“不在乎别人的批评”。在充满压力的现代社会,有点 thick-skinned 的精神,能活得轻松不少。

还有一个超级地道的表达:as thick as thieves。字面意思是“像贼一样厚”?完全不是。它指的是两个人关系“极其亲密”、“如胶似漆”、“好得穿一条裤子”。你看,语言就是这么奇妙。

所以,你看,从一个简单的发音问题“厚的英语怎么读”,我们挖出了一个宝藏词汇 thick。它不仅考验你的舌头,还展现了英语的丰富和鲜活。

别再把它读成 “sick” 了。下一次,当你想要一杯浓郁的、厚实的咖啡时,请自信地对咖啡师说:“Can I have a coffee that’s really rich and thick?” 当你做到的时候,那种小小的成就感,那种自如驾驭一门语言的快感,会让你觉得当初对着镜子傻傻练习“咬舌头”的一切努力,都值了。

这趟旅程,始于一个别扭的口腔动作,但它的终点,是更广阔的、能够用语言精准描绘和感受的世界。去感受那个 th 的气流吧,它没那么可怕。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80学习网 » 厚的英语怎么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