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最直接的,当然是 cancel。一个几乎刻在每个英语学习者DNA里的词。订的机票要退?Cancel the flight。约好的会议不开了?Cancel the meeting。订阅的杂志不想看了?Cancel the subscription。简单,粗暴,万金油。
但如果你以为一个 cancel 就能走遍天下,那可就太天真了,甚至有点……怎么说呢,像是只学会了用“你好”和“谢谢”闯荡江湖,迟早会碰壁。语言的魅力,或者说它的狡猾之处,就在于情境。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语气,不同的对象,对应的“取消”就得换张脸。这不仅仅是词汇量的问题,这背后是人情世故,是权力关系,是微妙的心理游戏。
我们先从最常见的场景说起吧,那种板上钉钉的、官方的取消。除了用烂了的 cancel,还有一个词组,call off,带着一种说一不二的决绝感。想象一下,一场盛大的户外婚礼,结果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主办方一脸凝重地宣布:”We have to call off the wedding.” 这就不只是简单的“取消”,里面透着一股子“迫不得已,彻底告吹”的无奈和终结感。它比 cancel 更强调外部因素导致的终止,而且通常是指那些已经安排好的、有组织的活动。比如,call off the search (停止搜救),call off the strike (取消罢工)。你很少会说 call off an order,那听起来怪怪的,小题大做。
如果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呢?那就要请出 postpone 和 reschedule 这对兄弟了。它们不是取消,是“缓刑”。Postpone 的意思是“推迟”,但具体推到什么时候?不知道。它仅仅是把事件从当前的时间点拿开,悬置起来,像一个挂在未来的风筝,线还牵在手里,但暂时不放飞了。”The concert has been postponed indefinitely.” (音乐会已被无限期推迟。) 这句话简直是粉丝的噩梦,一种温柔的绝望。而 reschedule 就积极多了,它不仅是推迟,更是“重新安排一个时间”。”Can we reschedule our appointment for next Tuesday?” (我们可以把预约改到下周二吗?) 这就意味着事情还在轨道上,只是换了个站台。
说完这些冠冕堂皇的词,我们来聊聊生活里那些让人牙痒痒的“取消”——放鸽子。英语里有个词,bail,简直传神。它本意是“保释”或者“往外舀水”,用在社交语境里,就是指某人临阵脱逃,不负责任地取消约定。你的朋友昨晚还信誓旦旦地说今天陪你逛街,结果临出门前十分钟发来一条短信:”Sorry, have to bail.” 那种感觉,你感觉自己就像那个从漏水的船里被舀出去的水,被毫不犹豫地撇了。还有一个词,flake out,或者直接说某人是 a flake,意思也差不多,指那些习惯性爽约、极其不靠谱的人。这背后是浓浓的鄙视和不爽。
当然,如果你想礼貌地“放鸽子”,也有办法。你可以说: “I’m so sorry, but I’ll have to take a rain check.” 这个短语源于棒球比赛,如果因雨取消,观众会拿到一张“雨票”(rain check),下次可以凭票观看。所以,take a rain check 的意思就是“这次不行,下次再约吧”,是一种委婉的拒绝,既表达了歉意,又留下了未来的可能性,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你看,同样是取消,bail 和 take a rain check,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是社交毒药,一个是社交润滑剂。
再往上走,进入到法律、合同这种严肃得让人想打领带的领域,“取消”的面孔就变得冷峻而致命了。在这里,你可能会遇到 terminate,终止。这个词自带一股子不容置喙的威严感。Terminate a contract (终止合同),terminate an employment (解雇)。它强调的是一个过程或关系的终结,而且通常是根据条款或规定来的,冰冷、正式。比它更狠的,是 void 或者 nullify,意思是“使无效”。一份合同如果被 voided,那就意味着它从一开始就不存在法律效力,仿佛被从时间线上抹去了一样。Rescind 也是个狠角色,意为“撤销、废除”,通常用于法律、决议等,有一种官方的、强力的行动感,比如 rescind an offer (撤回一个录用提议)。这几个词,你最好只在阅读中见到它们。
我们回到数字时代。每天我们都在进行各种“取消”操作。不想再收到铺天盖地的垃圾邮件?你点击的那个按钮,叫 unsubscribe。这是一种解绑,一种数字世界里的“取关”。觉得某个APP不好用,或者想暂时离开社交网络?你会选择 deactivate your account (停用账户)。Deactivate 是一种休眠,你的数据可能还在,只是暂时看不到了。如果你下定决心,要和过去一刀两断,那你就会选择 delete your account (删除账户)。Delete,这是一个带有毁灭性的词,意味着信息将从服务器上被永久擦除,灰飞烟灭。
还有一种“取消”,充满了创造者的心碎。当你为一个项目、一个想法、一个计划倾注了无数心血,但最终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放弃时,你可以用 scrap 这个词。Scrap 的原意是“碎片、废料”,所以 scrap a plan,就好像亲手把精心绘制的蓝图撕成碎片,扔进垃圾桶。画面感极强,透着一股壮士断腕的悲凉。另一个词是 abandon,放弃、遗弃。Abandon a project,听起来更有一种把亲生孩子丢在荒野的感觉,带着更深沉的失落和无奈。
最后,我们必须谈谈这个时代最特殊的一个“取消”,它甚至已经演变成了一个文化现象——Cancel Culture。这里的 cancel,不再是取消一个订单那么简单了。它意味着对一个公众人物(明星、网红、政客等)进行大规模的联合抵制,因为他们被曝出了一些具有争议性、冒犯性的言行。这种“取消”,是要撤销他们的话语权、社会地位和商业价值。这个人被 cancelled,就意味着他/她被社交媒体“社会性死亡”了。这一个简单的动词,被时代赋予了雷霆万钧的力量,它背后是网络民意的狂欢,是道德审判的边界模糊,是复杂而充满争议的当代议题。
你看,一个“取消”,背后是整个世界的人情冷暖、契约精神和权力游戏。从一句轻松的 “rain check”,到一纸冰冷的 “terminate” a contract,再到席卷网络的 “cancel” a celebrity,词语的选择,就是你对这个世界态度的选择。所以,下次当你想说“取消”的时候,不妨停顿一秒,问问自己:我到底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取消”?是留有余地的推迟,是恨铁不成钢的爽约,还是彻底的、不留情面的终结?
想清楚了,再开口。这才是真正地掌握了语言。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