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恨英语怎么说?
简单。Hate。或者名词,Hatred。
如果你只是想在考试卷上填个空,或者跟人进行最基础的对话,那这个答案足够了。真的,足够了。
但如果你真的想触摸到这个词语在英语世界里的灵魂,那这个答案,说实话,就跟直接告诉你“爱”就是“love”一样,苍白得像一张没写字的纸。语言,尤其是描摹人类情感的语言,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标签对贴。它是一整个光谱,是一片密林,里面藏着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每一种都有它独特的姿态和吼声。
我们平时挂在嘴边的“我恨你”,其实分量轻得很。就像“我恨周一”,”我恨香菜“,“我恨这该死的交通”,这里的 hate,说白了,更像是一种强烈点的“不喜欢”。它是一种情绪宣泄,一种夸张的抱怨。英语里,人们也天天这么说,“I hate Mondays.”,“I hate traffic.”。没人会觉得你真的对星期一或者交通怀揣着什么深仇大恨,想要将其挫骨扬灰。这是一种生活化的、被稀释了的hate。
所以,当我们想表达的不是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厌恶,而是更深一层的情感时,hate 这个词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时候,你需要一个更精确的武器库。
想象一下,你遇到的不是“香菜”这种让你皱皱眉的东西,而是一个你发自内心、生理上就无法忍受的人或事。那种感觉,不是简单的“不喜欢”,而是一种强烈的、几乎是本能的排斥。这时候,loathe 这个词就登场了。
Loathe,你品品这个发音,/ləʊð/,舌尖轻轻抵住上齿,气息在口腔里打个转,有种黏稠的、不情愿的意味。它表达的是一种极度的、近乎生理性的厌恶。我loathe那种在公共场合大声讲电话的人。这个loathe里面,包含着“他的声音像指甲刮过黑板一样让我难受”的意味。它不是理性的判断,而是一种感官上的、直觉上的反感。你感觉那个人、那件事,就像一团黏糊糊的沥青,你想赶紧甩掉,一秒钟都不想沾上。
再往上走一步,当你的厌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还加入了道德和智力上的鄙视,那么,despise 就很合适了。
Despise (/dɪˈspaɪz/),这个词里藏着轻蔑。它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你不仅仅是讨厌对方,你还看不起对方。你觉得对方的人格、行为、思想是卑劣的、不值一提的。想想《傲慢与偏见》里的达西先生最初对班内特一家的那种态度,那就是一种despise。他不是loathe他们,不是生理上受不了,而是从阶级、教养、智识上,把他们放在显微镜下,带着一种冷静的、理性的鄙夷。所以,当你说“I despise liars”的时候,你表达的是一种道德上的不齿。
如果说loathe是“你让我恶心”,despise是“我瞧不起你”,那么 abhor (/əbˈhɔːr/) 就是“我从我的价值观里将你彻底驱逐”。
Abhor 这个词,非常正式,而且分量极重。它源于拉丁语,有“因恐惧而退缩”的意思。现在,它更多地指代一种基于原则和道德的、强烈的憎恶。你abhor的东西,通常是违背了你最基本的是非观的。比如,I abhor cruelty to animals(我憎恶虐待动物的行为)。I abhor injustice(我憎恶不公)。说出abhor这个词,就等于宣告了你和某件事物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它几乎是一种信仰层面的决裂。
还有一个词,detest (/dɪˈtest/)。它和loathe很像,都表示强烈的厌恶。但我觉得,detest比loathe少了一点生理上的黏腻感,多了一点更深思熟虑的、长期的反感。你可以loathe一道菜,但你通常detest一个人反复出现的、让你无法忍受的坏习惯。它像是一种经过时间沉淀的厌恶,已经形成了结论。
你看,从dislike(不喜欢),到can’t stand(受不了),再到loathe(生理厌恶),despise(鄙视),abhor(道义憎恶),detest(深恶痛绝),这根本就不是一个词能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情绪的阶梯。
那么,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Hatred 呢?
Hatred,这个词,是这一切情绪最终的归宿,是那片密林最深处的、最黑暗的沼泽。
它跟上面所有词都不同。Hatred 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反应”了,它是一种“状态”。它是一种持续的、有毒的、希望能给对方带去痛苦和毁灭的情感。它不再是“我讨厌你”,而是“我希望你不好”。它冰冷、坚硬,带着一股子金属的锈味。
当你说“I hate him”时,可能只是一时气话。但当你说“I am filled with hatred for him”时,那画面感就完全不一样了。那是一种能吞噬理智、改变你行为模式的强大力量。Hatred 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沉重感。它不像hate那么轻飘飘,不像loathe那么个人化,它更宏大,也更危险。它描述的,是战争的根源,是种族清洗的动机,是两个人之间可以延续一生的、无法化解的仇怨。
所以,英语里还有两个词,专门用来描述这种状态,animosity 和 enmity。
Animosity (/ˌænɪˈmɒsəti/),通常指一种根深蒂固的、活跃的敌意。它可能不是火山爆发式的,但它一直在那里,像一堆暗火,随时准备烧起来。两个长期竞争的公司之间,可能就存在着animosity。它强调的是那种不友善的、随时可能爆发冲突的紧张气氛。
而 enmity (/ˈenməti/),则更进一步。它几乎就是“敌对状态”的同义词。这个词非常正式,有一种史诗感。莎士比亚会用这个词。《罗密欧与朱丽叶》里,两个家族之间的那种世仇,就是enmity。它意味着双方已经将彼此定义为“敌人”(enemy),这是一种公开的、不可调和的对立。你不会用enmity来形容你讨厌你的同事,但你会用它来形容两个国家之间的长期敌对。
所以你看,从一个简单的“仇恨”出发,我们能在英语里找到一整个情感的生态系统。下次,当你想表达“恨”的时候,不妨先停下来问问自己:
我心里的这种感觉,到底是什么?
是一种像被蚊子叮了一口的烦躁(annoyance)?
还是一种看到香菜就想躲开的本能排斥(loathe)?
是一种“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智力分野(despise)?
是一种触及灵魂底线的道德反感(abhor)?
还是一种希望对方从地球上消失的、冰冷而持久的愿望(hatred)?
亦或是一种需要摆开阵势、划清界限的敌对状态(enmity)?
语言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是让你去背诵一个个孤立的单词,而是邀请你,去探索你自己内心的复杂世界,然后,给那种复杂一个最精准的名字。
这比简单地知道“仇恨等于hate”,要有意思得多,不是吗?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