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英语单词?这问题问的,太直接了,也太大了。
要我说,就一句话:别靠死记硬背。
你以为我开玩笑?我跟你讲,这真是我这么多年跟英语死磕下来,最想捶着桌子告诉每个人的真理。死记硬背,那玩意儿,真的,除了感动自己,屁用没有。你想想那个场景,是不是特熟悉?台灯下,本子上,一个单词,比如“necessary”,你写了五十遍,嘴里还念念有词“n-e-c-e-s-s-a-r-y”,写到手抽筋,感觉自己简直是当代最勤奋的语言学习者。结果呢?第二天老师听写,你脑子里一片空白,或者自信满满地写下“neccessary”,然后一个红叉,刺眼得很。
为什么?因为你只是在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机械复制,你的大脑根本没“开机”。你记住的不是这个单词,只是一套重复了五十遍的、毫无意义的、即将被遗忘的肌肉动作。
那到底该怎么写?
别急,这事儿得掰开揉碎了说。它不是一个方法,而是一套组合拳。
第一招,也是最基础的一招,叫自然拼读。这东西在国内好像没那么普及,或者说被教得很死板。但它的精髓,简直是懒人福音。说白了,就是让你建立“音”和“形”之间的直接联系。英语是拼音文字,它的字母和字母组合,大多对应着相对固定的发音。你看到“ph”,就该想到它发/f/的音,看到“sh”就该想到/ʃ/。
当你听到一个单词,比如“fantastic”,你脑子里不应该是一串孤立的字母f-a-n-t-a-s-t-i-c,而应该是几个声音的“积木”:fan-tas-tic。你试着把这几个音节对应的字母组合写出来,八九不し离十。很多时候我们拼错,就是因为我们是靠“看”去记,而不是靠“听”去记。一旦你掌握了自然拼读的规律,很多单词你哪怕是第一次见,光听发音,就能猜个大概。这是一种直觉,一种内化的能力,比你抄一百遍都管用。
当然,英语里有很多不守规矩的“坏分子”,比如“knight”里的k不发音,“island”里的s装死。这种怎么办?
这就引出第二招了:刻意的肌肉记忆。
注意,我用的是“刻意”这个词,跟前面说的机械复制完全是两码事。机械复制是无脑的,而刻意的肌肉记忆,需要你全身心参与。
具体怎么做?找个本子,一个你喜欢的本子,用一支写着顺手的笔。我们要写的单词是“psychology”,这词看着就头疼,对吧?p不发音,ch发/k/的音,简直是拼写界的刺客。
现在,你这么做:
- 大声地、清晰地、夸张地把这个词读出来:“sy-cho-lo-gy”。感受你舌头和嘴唇的运动。
- 看着单词,拿笔,在纸上非常慢地写下它,一边写,一边轻声地念出每个字母:“p…s…y…c…h…o…l…o…g…y”。把这个单词的形状,当成一幅画,刻在你的脑子里。
- 写完一遍,停下来。别急着写第二遍。用眼睛“扫描”一遍你写的词,再看看书上的原词,对比一下,找找茬。
- 好了,现在合上书,或者把原词盖住。默写。凭着你刚才的声音记忆和视觉记忆,把它写出来。
- 写完,再对照。错了?没关系。圈出错的地方,比如你把“psy”写成了“scy”。就在旁边,把错误的部分,用同样的方法,刻意地、缓慢地写几遍。
这个过程,可能比你无脑抄五十遍花的时间还短,但效果,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因为你的大脑全程都在高速运转,你在调用听觉、视觉、动觉,你在分析、对比、纠正。这才是有效的练习,建立起来的,才是真正能让你在考场上、在需要用的时候,瞬间调取出来的深度记忆。
如果说上面两招是战术,那下面这招,就是战略层面的东西了——解构单词,玩转词根词缀。
这是个巨有意思的事儿。很多长单词,看着像一头怪物,其实都是乐高积木拼起来的。你认识了那些基础的“积木块”,也就是词根和词缀,你就能自己动手“拼”单词和“拆”单词了。
举个烂俗的例子:“television”。tele-
是个前缀,意思是“远的”;vis
是个词根,意思是“看”;-ion
是个后缀,表示名词。连起来就是“远远地看”的东西——电视。
你看,一旦你懂了这个逻辑,telephone
(tele远 + phon声音)、telegraph
(tele远 + graph写)、telescope
(tele远 + scope看)这一大家子,是不是瞬间就眉清目秀了?你再也不是一个一个地去记这些孤岛般的单词,而是在你脑中建立了一张巨大的词汇网络。
记“unbelievable”?你只需要记believe
(相信)这个核心,然后给它加上一个表示“不”的前缀un-
,再加一个表示“能够……的”的后缀-able
。齐活儿了。这种方法,越到后期,威力越大。它让你对语言有了一种掌控感,而不是被动地接收。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把所有这些努力都激活——把它扔进语境里去。
一个单词,如果你只是在单词表里认识它,那它对你来说就是死的。它只是一个符号。你必须让它“活”起来。
怎么活?用它。
你今天学了“gorgeous”这个词,别放着。晚上发个朋友圈,配一张晚霞的照片,就写“What a gorgeous sunset!”。你学了“negotiate”,就试着用它来造个句,哪怕很傻也行:“I need to negotiate with my cat for more space on the bed.”(我得跟我的猫谈判,好让我在床上多点地儿。)
把单词放在一个有意义的场景里,它就和你的生活、你的情感产生了连接。这种连接,比任何记忆技巧都牢固。下次你想说“太美了”,你脑子里跳出来的可能就是“gorgeous”;下次你跟人讨价还价,你可能会想到“negotiate”。
说到底,写英语单词这件事,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技能。它和你的听、说、读、用,是缠绕在一起的。你听得多了,自然对发音和拼写的对应关系敏感;你用得多了,单词就成了你表达的工具,而不是记忆的负担。
所以,扔掉那种“背完这本单词书我就牛了”的幻想吧。那是一条死路。
真正的路,是去感受它,去理解它,去玩味它,最后,去使用它。像个侦探一样,通过发音的线索找到拼写的踪迹;像个工匠一样,一笔一划地打磨肌肉记忆;像个建筑师一样,用词根词缀搭建起词汇的大厦;最后,像个生活家一样,把这些词汇用在你的喜怒哀乐里。
这个过程,远比枯燥的抄写要有趣,也有效得多。你信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