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票的英语,其实有两个版本,一个美式,一个英式。在美国,它叫 Check
;而在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英联邦国家,他们更偏爱用 Cheque
这个拼写。发音上没什么区别,但你写下来的时候,这一个小小的 “que” 就能暴露你的语言背景。所以,最直接的答案就是这两个词,看你在哪个语境里打转。
但这事儿吧,远不止知道两个单词那么简单。Check
这个词,在美国人的生活里,简直就是一头盘根错节的巨兽,牵扯着银行、信用、日常交易,甚至是一种文化符号。你以为它只是一张纸?不不不,它曾经是(在某些领域现在依然是)信任和承诺的载体。
想象一下这个画面:你刚到美国,要去租个房子。房东是个上了年纪的老派绅士,他不要你网上转账,也不收现金,就认一样东西——你的 personal check
(个人支票)。你得从你的支票本(checkbook
)里撕下一张,工工整整地填上日期,在 “Pay to the order of” 后面写上房东的大名,然后用数字和英文单词分别写一遍金额——比如 “One thousand two hundred and 50/100 dollars”,最后,在右下角签上你龙飞凤舞的大名。这个过程,充满了仪式感,也充满了“千万别写错”的紧张感。写错一个字母,金额大小写不匹配,都可能让这张支票作废(void
)。
这张薄薄的纸上,信息量巨大。左下角通常有两串数字,一串是 routing number
(银行路由号码),相当于银行的身份证;另一串是 account number
(你的银行账号)。所以说,把一张签了名的空白支票弄丢了,那简直是场灾难。
支票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你给房东的,叫 personal check
,这是最基本款,用的是你个人账户里的钱。但如果房东不信任你,怕你的账户里其实没那么多钱,导致支票跳票(a bounced check
),他可能会要求你提供更有保障的支付方式。
这时候,cashier's check
(银行本票)就登场了。这玩意儿可不一样。你得先去银行,把你账户里的钱全额取出来,或者用现金,交给银行。银行核实后,会以银行自己的名义开出一张支票给你。收款人拿到这张支票,兑现的时候,动用的是银行的资金,而不是你个人的。所以它的信誉度极高,几乎等同于现金。买车、付房子首付这种大额交易,卖家通常只认 cashier's check
。
还有一种叫 certified check
(保付支票)。它和你个人支票长得差不多,但你拿去银行,银行会在支票上盖个章,并立即从你的账户里把这笔钱冻结起来,专门等着这张支票来兑现。它的作用是向收款人证明:“嘿,放心吧,他账户里绝对有这笔钱,我们已经给预留好了。”
是不是感觉有点复古?没错。在 Venmo、Zelle、Apple Pay 这些即时转账工具横行的今天,支票的使用频率确实在断崖式下跌。年轻人之间吃饭AA,互相打钱,谁还用支票啊,手机点两下就完事了,方便快捷还不用担心写错字。
但支票文化,就像一种顽固的基因,依然存在于很多特定场景里。除了付房租,很多小企业、承包商,比如来给你修水管的工人,给你剪草坪的园丁,他们可能更喜欢你用支票支付。为什么?方便他们记账,也避免了信用卡公司高昂的手续费。还有,来自政府的退税、某些公司的报销,也常常以支票形式邮寄到你家。收到一张来自 “United States Treasury”(美国财政部)的支票,那种感觉,还是挺奇妙的。
所以,即使在电子支付的浪潮下,学会怎么写支票(write a check
)、怎么存支票(deposit a check
),依然是一项必备的生活技能。你去银行存支票,可以直接在ATM机上操作,塞进去,机器扫描,钱就到账了。或者你也可以去柜台,银行职员会帮你处理,这个过程叫 cashing a check
(兑现支票)。
更有趣的是 check
这个词已经远远超出了它作为支付工具的本意,渗透到了口语的方方面面。
你和朋友约了周五吃饭,临时有事去不了,你可能会说:”Hey, can I take a rain check
?” 这里的 rain check
可不是“雨天支票”,而是“改天再约”的意思。这个词源于早年棒球比赛,如果因雨取消,观众可以拿到一张“雨票”,凭票观看之后的比赛。久而久之,就引申为推迟邀约的礼貌说法。
当你看到有人花钱如流水,活在不切实际的幻想里,你可能会说他需要一个 reality check
。这可不是“现实支票”,而是“认清现实的当头一棒”。它指的是一个让你从幻想中清醒过来,直面残酷现实的事件或信息。
还有一个词,blank check
,空白支票。字面意思就是一张签了名但没写金额的支票,危险至极。但它在口语里,通常比喻“全权授权”或“无限的支持”。比如,老板对你说:“For this project, you have a blank check
.” 意思就是:“这个项目你放手去干,预算和资源上不封顶!”这可是天大的信任。
最后,也是最最重要,最容易让初学者混淆的一点——当你在餐厅吃完饭,准备买单时,你会对服务员说:“Check, please!
” 这里的 check
,指的就不是我们前面说的银行支票了,而是账单。在美国,check
和 bill
在餐厅语境下几乎可以互换,但 check
的使用频率可能还要更高一些。而在英国,人们则更习惯说 “Can we have the bill, please?
”。你看,又是英美差异。
所以你看,“支票”这个词在英语里是多么的丰富立体。它既是 Check
/Cheque
这张看得见摸得着的纸,也是一系列的动词短语,比如 write a check
, cash a check
;它还衍生出各种类型,personal check
, cashier's check
;它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记录着支付方式的变迁;最后,它还“不务正业”地跑到了口语里,变成了 rain check
、reality check
和餐厅里的那张 check
(账单)。
搞懂了这些,你才算真正理解了“支票”在英语世界里的分量。它不仅仅是一个孤零零的单词,而是一张通往更地道、更深层语言文化理解的通行证。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