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基础的开始:Die, Dead, Death
咱们先从最根本、最常见也最容易搞混的三个词说起:die, dead, 和 death。这三个词看着像一家人,但用法完全不同,搞错了会很奇怪。
-
Die 是个动作(动词)
这个词表示“死亡”这个瞬间发生的动作。比如,你想说某人什么时候去世了,就要用这个词。它的过去式是 died。
- “My grandfather died last year.”(我爷爷去年去世了。)
- “Many soldiers die in battle.”(很多士兵在战斗中死去。)
记住,die 就是一个瞬间的动作,像“跳”或者“跑”一样,只不过这个动作是生命的终结。
-
Dead 是个状态(形容词)
这个词用来描述一个东西或人是“死的”这个状态,跟“活的”(alive)正好相反。它不能单独做一个动作,前面通常需要一个 “be” 动词(is, am, are, was, were)。
- “My grandfather is dead.”(我爷爷去世了/是离世的状态。)
- “Michael Jackson has been dead for over ten years.”(迈克尔·杰克逊已经去世十多年了。)
你可以说一个人 “died yesterday”(昨天死了),但不能说 “was dead yesterday”,因为 dead 描述的是一个持续的状态,而不是昨天才发生的事。说 “He is dead” 就意味着他现在是这个状态。
-
Death 是个概念(名词)
这个词指的是“死亡”这件事情本身,是一个名词。 它可以做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 “Death comes to us all.”(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的。)
- “The sudden death of the businessman shocked everyone.”(那个商人突然去世的消息震惊了所有人。)
简单总结一下:你想表达“死”这个动作,用 die;想形容“死的”状态,用 dead;想说“死亡”这回事,用 death。
怎样表达死因?Die of 还是 Die from?
说完了基础的,我们聊聊怎么具体描述死亡的原因。这里最常见的是 die of 和 die from。它们意思差不多,但用法上有一点习惯性的区别。
-
Die of 通常用于内部原因,比如疾病、饥饿、情感等。
- “His grandfather died of liver cancer.”(他的祖父死于肝癌。)
- “My grandfather died of a heart attack.”(我祖父死于心脏病发作。)
-
Die from 则更多用于外部原因,比如受伤、事故或者其他外在因素。
- “Many people died from the earthquake last year.”(去年有很多人死于地震。)
- “The old man died from a car accident.”(这位老人死于一场车祸。)
虽然现在这两个用法有时候会混用,但按照这个“内外有别”的原则来使用,肯定不会出错。
更委婉、更正式的说法
在很多场合,直接说 “die” 会显得有些生硬和不礼貌。这时候,人们会用一些更委婉的说法,这在中文里也很常见,比如我们会说“过世”、“走了”、“离开了我们”。英语里也有很多类似的表达。
-
Pass away / Pass on
这是最常用也最普遍的委婉说法,意思就是“去世”,比 “die” 听起来柔和得多。 几乎可以用在任何需要表达哀悼或尊重的场合。
- “Her grandmother passed away peacefully in her sleep.”(她的祖母在睡梦中安详地去世了。)
- “I’m sorry to learn that your dear mother has just passed on.”(得知你母亲刚刚去世的消息,我很难过。)
-
Deceased
这个词比较正式,通常用在法律文件、新闻报道或者官方通知里。它既可以作形容词(已故的),也可以作名词(死者)。
- 作为形容词:“Her deceased husband.”(她已故的丈夫。)
- 作为名词:“The assets will be passed to the deceased’s children.”(遗产将传给死者的子女。)
-
Perish
这个词听起来比较有文学色彩,通常指在灾难、战争或恶劣环境中死亡,含有“毁灭”、“消亡”的意思,多用于非正常死亡。
- “Many soldiers perish in battle.”(许多士兵在战斗中阵亡。)
-
Expire
这个词的本意是“到期”,用在这里引申为生命的终结,像是呼出了最后一口气。 这种说法非常正式,甚至有点冷冰冰的,有时会在医疗或法律语境中听到。
- “The patient expired early this morning.”(这位病人今天清晨去世了。)
生活中的俚语和非正式表达
除了正式和委婉的说法,英语里还有大量关于“死”的俚语,这些表达非常生动,但只能用在非正式的场合,跟非常熟的朋友聊天时说说可以,千万别用在严肃的场合。
-
Kick the bucket
这可能是最出名的关于“死”的俚语了,意思就是“翘辫子”、“挂了”。 关于它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一种说法是过去上吊自杀的人会站在桶上,然后踢开桶。 另一种说法认为这里的 “bucket” 指的是屠宰猪时挂猪的横梁,猪在挣扎时会踢到(kick)这个横梁(bucket)。 不管来源如何,记住这是个非常不正式的说法,甚至带点戏谑。
- “I want to travel the world before I kick the bucket.”(我想在翘辫子之前环游世界。)
-
Bite the dust
这个说法的字面意思是“咬了一嘴土”,很形象地描绘了人倒地死亡的样子。它通常指在战斗中阵亡或突然失败、倒下。 这个说法因为皇后乐队的著名歌曲《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而广为人知。
- “He thought he was invincible, but he bit the dust just like everyone else.”(他以为自己战无不胜,但最后还是和别人一样挂了。)
-
Pushing up daisies
字面意思是“推起雏菊”,想象一下人埋在地下,从他身上长出了雏菊。这是一个有点黑色幽默的说法,暗示某人已经被埋葬了。
- “If I don’t get this parachute to open, I’ll be pushing up daisies.”(如果我打不开这个降落伞,我就要长眠地下了。)
-
Meet one’s maker
意思是“去见造物主”。 这个说法源于宗教信仰,认为人死后会去见上帝。 它比 “kick the bucket” 稍微温和一点,但仍然是非正式的。
- “He met his maker in a car crash.”(他在一场车祸中去见了上帝。)
-
Six feet under
“在六英尺之下”,指的是人被埋葬的标准深度,直接表示某人已经死了并且被埋葬了。
- “I’ll be six feet under before I let him win.”(我宁死也不会让他赢。)
总结一下不同场合怎么选词
好了,说了这么多,你可能会觉得有点晕。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在不同情况下该用哪个词。
- 日常、中性陈述事实:用
die的各种形式最直接。比如讨论历史人物或新闻事件。- “Lincoln died in 1865.”(林肯死于1865年。)
- 表达哀悼、安慰别人:一定要用委婉的说法,
pass away是最安全、最常见的选择。- “I was so sorry to hear that your grandmother passed away.”(听到你祖母去世的消息,我感到非常难过。)
- 正式、法律或新闻文件:
deceased,perish,expire这些词更合适。- “The identity of the deceased has not yet been confirmed.”(死者的身份尚未确认。)
- 和朋友开玩笑、看电影美剧:你会听到各种俚语,比如
kick the bucket,bite the dust等。了解它们的意思能帮你更好地理解对话,但自己使用时一定要看场合,别对刚失去亲人的人说 “Your grandpa kicked the bucket.”,那样太失礼了。
学习语言不仅仅是记住单词的意思,更重要的是理解它背后的文化和使用场景。死亡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在任何语言中,人们都会根据不同的情景选择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希望这次的梳理能帮你更准确、得体地在英语中谈论这个话题。


580学习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