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嘘”这个动作和声音是世界通用的,直接用 “shh” 就行了。这个想法对,但只对了一半。因为中文里的“嘘”,至少包含了三种完全不同的场景。搞混了,就会很尴尬。
我们先说最简单的那种,就是你想让别人安静点。
比如在图书馆,有人打电话声音很大。或者在电影院,旁边的人一直在聊天。这时候你凑过去,把食指放在嘴唇上,发出一声轻轻的“嘘…”,这个动作和声音,在英语里对应的就是 “Shhh”。发音也几乎一样,就是拖长一点,气流更明显一些。
这个 “Shhh” 是个感叹词,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指令。你不需要加任何别的东西,对方就能明白你的意思。
但是,如果你想把这个动作变成一个正式的动词,就要用 “shush”。比如,“The librarian shushed the noisy students.”(图书管理员让那些吵闹的学生安静下来。)这里的 “shushed” 就是一个标准的动词用法。你也可以直接对别人说 “Shush!”,但这听起来就比较粗鲁了,有点像命令。朋友之间开玩笑可以,但对陌生人用就要小心。
我记得有一次在美国的电影院看电影,后面有两个年轻人一直在大声说笑。前排一个大叔回头,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他们,然后用很夸张的口型说 “Shhh”,声音拉得特别长。那两个年轻人立刻就闭嘴了。这个场景就完美展示了 “Shhh” 的用法,它是一种非正式但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
所以,如果你想表达“请安静”,有几种选择,按礼貌程度递减:
- “Could you please keep it down?” (能请你们小点声吗?) 这是最客气、最标准的说法。
- “Quiet, please.” (请安静。) 比较直接,但加了 “please” 还是很礼貌。
- “Keep it down.” (小点声。) 朋友之间常用,比较随意。
- “Shhh.” (嘘……) 适用于不想说话,或者需要快速传递“安静”信号的场合。
- “Be quiet.” (安静!) 这句话语气很重,除非你真的很生气,否则别用。
- “Shush!” (闭嘴!) 和 “Be quiet” 差不多,非常不客气。
还有一个词叫 “Hush”,听起来和 “Shush” 有点像,但意思更柔和一些。“Hush” 常常用来安抚哭闹的小孩,比如 “Hush, little baby, don’t you cry.”(嘘,小宝贝,别哭了。)它带有一种安慰的情感在里面,而 “Shush” 纯粹就是为了制止噪音。所以你不会对一个在图书馆大声喧哗的成年人说 “Hush”。
好了,这是第一种情况,关于“安静”。现在我们说第二种,这个就完全不同了。
中文里我们说,如果一个球员表现不好,观众会对他“报以嘘声”。这个“嘘声”可不是让球员安静。恰恰相反,这是一种喝倒彩、表示不满的声音。如果你在国外的球场上,对着一个你讨厌的球员发出 “Shhh” 的声音,那场面就搞笑了。别人会以为你想让他安静地踢球。
这种喝倒彩的“嘘声”,在英语里对应的词是 “Boo”。
“Boo” 是个拟声词,模仿的就是那种低沉、不满的起哄声。它可以当动词用,也可以当名词用。
当动词用: “The crowd started to boo the referee after his controversial decision.” (裁判做出那个有争议的判罚后,观众开始对他喝倒彩。)
当名词用,通常用复数 “boos”: “He walked off the stage to a chorus of boos.” (他在一片倒彩声中走下舞台。)
所以,下次你在看比赛或者演出,想表达不满时,千万别用错了。你要发出的声音是长长的 “Boooooo”,而不是 “Shhhaaa”。这两者传达的情绪是天壤之别。“Boo” 是公开的对抗和不满,“Shhh” 是要求服从和安静。
我有个朋友就犯过这种错误。他刚去英国看球,支持的球队被对手进了个球,他想跟着周围的球迷一起起哄,结果站起来对着对方球员大喊 “Shhh!”。周围的英国球迷都用一种看外星人的眼神看他,还有人笑出声。后来他才知道自己用错了,尴尬了好几年。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场景真的太重要了。
最后,我们说第三种“嘘”。
这种“嘘”不发出太大的声音,更像是一种暗示,通常和“保密”有关。比如,你告诉朋友一个秘密,然后把食指放在嘴唇上,眼睛眨一下,轻轻地“嘘”一声。这个动作是在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别说出去。”
这个场景下,英语里虽然也会用 “Shhh” 这个声音和手势来配合,但口头表达是完全不同的。你不能直接把“嘘,这是个秘密”翻译成 “Shhh, it’s a secret”。虽然语法没错,但听起来有点像儿童剧的台词,不够自然。
成年人之间,更常见的说法是:
- “Keep this a secret.” (保密。)
- “Don’t tell anyone.” (别告诉任何人。)
- “This is just between us.” (这事就你我知道。)
- “Keep it under your hat.” (把这事藏在帽子底下。) 这是一个很地道的俚语,意思就是保密。
说完这些话之后,你依然可以配合那个经典的“食指放嘴唇”的动作,再加一声轻微的 “Shhh”,对方马上就能心领神会。在这种情况下,“Shhh” 就像一个符号,强化了“保密”这个核心信息。它不是主要的沟通工具,而是一个辅助的、身体语言层面的东西。
所以,我们来理一下。下次你想用中文的“嘘”时,先停顿一秒钟,问问自己:
- 我是在让别人安静吗? 如果是,就用 “Shhh”,或者根据礼貌程度选择 “Quiet, please” 或 “Keep it down”。
- 我是在对某人或某事表达不满吗? 如果是,就用 “Boo”。声音要大,要理直气壮。
- 我是在暗示对方保守秘密吗? 如果是,先说 “Keep this a secret” 或 “This is between us”,然后再用 “Shhh” 的手势和轻音来加强语气。
搞清楚这三个核心场景,你就基本掌握了“嘘”在英语里的所有用法,再也不会因为一个简单的声音而造成误解了。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