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晾衣服英语怎么说

晾衣服,用英语说,最地道也最常用的,是 hang out the laundry 或者 hang the clothes out to dry

你看,就这么简单一个动作,英语里却透着一股子“往外走”的劲儿。hang out,这个“out”是精髓,它几乎是画面感的代名词,一下子就把你从封闭的洗衣房,拉到了有风有阳光的后院、阳台。脑子里是不是立刻就有了一根晾衣绳(clothesline),上面用晾衣夹(clothespins)夹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在风里摇摇晃晃的景象?

千万别直接翻译成 “sun the clothes”。虽然我们总说“晒衣服”,但英语里这么说,对方可能会愣一下,觉得你是不是在进行什么特殊的“日光浴”仪式。语言的魅力就在这儿,它不是简单的单词替换,而是生活场景的复刻。在英语世界,尤其是在那些习惯于户外晾晒的地区(比如英国、澳大利亚),hang out 这个动作,天然就包含了借助风和太阳(如果幸运的话)把衣服弄干的全过程。

所以,下次你想说“我去晾个衣服”,你可以轻松地对家人说:

“I’m going to hang out the laundry.”

或者更口语一点:

“Just going to hang the washing out.” (在英式英语里,washing 常常用来指代“洗好的衣物”)

但这事儿还没完。如果你以为掌握了 hang out the laundry 就万事大吉,那你可能只看到了冰山一角。关于“晾衣服”以及其背后的一整套“洗衣文化”,中西方简直是两个世界,而这些差异,完完整整地刻在了语言的骨髓里。

最大的分水岭,是一个叫做 tumble dryer(滚筒式烘干机)的玩意儿。

在北美,尤其是美国,烘干机几乎是家庭标配,普及率高得吓人。很多公寓、社区的住户规约(HOA rules)里,甚至明文禁止在阳台或者院子里晾晒衣物,理由是“有碍观瞻”(unsightly)。你瞧,在他们看来,万国旗一般飘扬的床单裤衩,不是生活气息,反而是贫穷或不雅的象征。这就导致了他们的语言体系里,关于“弄干衣服”的词汇,发生了根本性的偏移。

对一个典型的美国人来说,洗完衣服的下一步,不是 hang out,而是 put them in the dryer。他们关心的不是今天天气好不好,有没有风,而是烘干机要设置成什么模式(delicate, permanent press, heavy duty),以及要不要放一张 dryer sheet(烘干纸,用来防静电、增添香气)。

于是,一个全新的词汇宇宙诞生了:

  • Tumble dry low/medium/high: 这是衣物标签上最常见的指示,告诉你这件衣服能不能烘干,以及用什么温度。
  • Lint trap: 烘干机里那个收集棉絮的滤网。每次烘干完,清理 lint trap 是个必须的步骤。我们这些习惯晾晒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接触不到这个词。
  • Air-dryline-dry: 当一件衣服极其娇贵,不能烘干时,标签上会写这个。Air-dry 比较宽泛,指自然风干,你可以把它平铺在毛巾上(lay flat to dry),也可以挂起来。而 line-dry 则更明确地指向了我们熟悉的“挂在绳子上晾干”这个动作。所以,某种意义上,line-dry 和我们说的 hang out to dry 是近义词,但它更多出现在书面的洗衣指南里。

你看,一个烘干机,直接把“晾衣服”这件事,从一个依赖自然的、充满阳光味道的田园牧歌,变成了一个工业化的、封闭的、由机器主导的流程。阳光的味道,这个词用英语怎么说来着?The smell of sunshine. 但他们很多人可能压根就没这个概念,因为衣服是从烘干机里直接拿出来的,带着一股子衣物柔顺剂的、人工的、温暖而干燥的香气,而不是那种被紫外线和清风亲吻过的、带着一点点青草和尘土气息的质朴味道。

所以,当你和一个习惯用烘干机的老外聊天,你说你喜欢 the smell of sun-dried laundry,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画面感和文化冲击力的表达,可能会开启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

那么,如果我们是在室内晾衣服呢?毕竟不是谁都有院子,也不是每天都阳光明媚。

这时候,hang out 里的那个 out 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了。你可以说得更精确一些:

“I’m going to hang the clothes up inside.”

这里用 hang up 就很传神,强调的是“挂起来”这个动作。

你还可以引入另一个神器:晾衣架(注意,不是挂衣服的衣架 hanger,而是专门用来晾衣服的架子)。这东西在英式英语里有个很可爱的名字,叫 clothes horse(衣服马?是不是很形象?),而在美式英语里,则通常叫 drying rack

所以,你可以说:

“I’ll just put these on the drying rack.” (我把这些衣服放到晾衣架上。)

老实说,我第一次听到 clothes horse 的时候,笑了半天,觉得英国人真是有点古怪的浪漫。一个冰冷的架子,被他们想象成一匹任劳任怨、驮着湿衣服的马,这背后,是对这种传统晾衣方式的一种亲切的认可吧。

讲到这里,我们不妨把整个“洗衣”流程的英文都串起来,你会发现,“晾衣服”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而已。整个过程,在英语里,通常被一个万能的短语概括:do the laundry

“What are you doing this weekend?” (你这周末干嘛?)

“Ugh, chores. I have to do the laundry.” (唉,做家务。我得洗衣服。)

这个 do the laundry 包含了从头到尾的一切:

  1. Sort the laundry: 分拣衣物。把白色的(whites)、深色的(darks)、艳色的(colors)分开。
  2. Load the washing machine: 把衣服装进洗衣机。
  3. Add detergent: 加洗衣液。可能还有 fabric softener(衣物柔顺剂)。
  4. Choose the cycle/setting: 选择洗衣程序。
  5. Unload the washing machine: 从洗衣机里取出衣服。
  6. 接下来,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分叉口了:
    • 选项A(自然派): Hang out the laundry to line-dry on the clothesline with clothespins.
    • 选项B(机器派): Put the clothes in the dryer to tumble dry, after cleaning the lint trap.
  7. 最后,当衣服干了:
    • Fold the laundry: 叠衣服。
    • Put away the clothes: 把衣服收起来,放进衣柜或抽屉。

简直是一首关于日常琐碎的交响乐。每一个词,都对应着一个具体的动作,一个具体的物件。

我始终觉得,语言是生活的镜子。我们之所以会对“晾衣服”这样一个简单的表达产生疑问,正是因为它触及了我们最习以为常、也最容易被忽略的文化肌理。在中国,把被子、衣服拿出去“晒”,接受阳光的洗礼,甚至被认为有杀菌、除螨的功效,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生活智慧和习惯。所以我们的语言里,“晒”这个字眼分量很重。

而在另一个世界里,效率、隐私和所谓的“社区美观”压倒了这种传统,于是烘干机和它的一整套话语体系应运而生。这背后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被语言忠实地记录了下来。

所以,下一次,当你站在阳台上,把一件刚洗干净、还滴着水的T恤用衣夹固定在晾衣绳上时,你可以深深地吸一口气,感受着风和潜在的阳光,然后告诉自己,你正在做的这个动作,叫做 hang out the laundry。这不仅仅是在学一个英语短语,更是在体会一种跨越了语言的、质朴而又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由具体生活细节带来的语言学习的乐趣,是任何教科书都无法给予的。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80学习网 » 晾衣服英语怎么说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