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选手用英语怎么说

“选手”在英语里,最常见的翻译无非是那么几个:player, competitor, 还有 contestant。就这仨。但你要是觉得记住了这三个词就万事大吉,那可就……太天真了。语言的魔鬼,从来都藏在细节里,藏在那些字典不会告诉你的、活生生的语境和情感色彩里。

咱们先说最简单,也最容易被滥用的一个词:player

这个词,你一听,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是什么?多半是穿着球衣在场上挥洒汗水的形象吧。没错。player 的核心领地,就是体育运动,尤其是那些有明确规则、以团队或个人形式进行对抗的“游戏”(game)。篮球运动员是 basketball player,足球运动员是 football player,网球选手是 tennis player。在这些语境下,用 player 几乎是肌肉记忆,脱口而出,绝对不会错。

想象一下,你在看NBA总决赛,解说员嘶吼着:“What a shot by the player!” 这句话虽然语法没毛病,但听着就有点外行,有点干瘪。他们会说:“What a shot by LeBron!” 或者 “What a performance by the Lakers’ star player!” Player 在这里,更多时候是一个基础的身份标签,就像“学生”和“老师”一样。

但你什么时候不能用 player?你总不能指着一个正在参加《中国好声音》的歌手说,she is a good player。那听起来就太奇怪了,好像唱歌是什么体育竞技,有输赢得分似的。虽然本质上也是,但感觉不对。Player 这个词,骨子里带着一种“玩游戏”的意味,一种在规则框架下的博弈感。

所以,当场景从挥洒汗水的体育场,转移到需要展现个人才艺、知识或者运气的舞台时,另一个词就登场了——contestant

这个词你一听,是不是就感觉场景柔和了许多?Contestant 来自于 contest(比赛,竞赛),这个 contest 本身就比 game 要宽泛,可以指歌唱比赛、选美比赛、知识问答比赛,甚至是吃热狗大赛。你看,《美国偶像》里的那些追梦人,他们就是 contestants;益智节目《危险边缘!》里的学霸们,也是 contestants;甚至连那种有点傻乎乎的真人秀里,为了赢得约会机会而努力表现的男男女女,你也可以称他们为 contestants

Contestant 这个词,它少了一点 player 那种硬核的、身体对抗的硝烟味,多了一份“参与者”和“被评判者”的色彩。他们是在一个“赛事”(contest)里,向评委或观众展示自己,等待一个结果。这里面,对抗性可能不是第一位的,表现力、知识储备、甚至观众缘,可能才是关键。所以,你回到刚才那个《好声音》的例子,说 a talented contestant,这就对了,感觉一下子就地道了。

那问题来了,最棘手的那个词——competitor——又该放在哪里?

在我看来,competitor 是这三个词里,最有力量、也最“燃”的一个。它的词根 compete(竞争),本身就充满了主动出击、力争上游的意味。一个 competitor,他/她内心燃烧着一团火,目标明确,就是要赢。这个词,不仅仅是描述一个身份,更是在描绘一种精神状态。

所以,在很多场合,competitorplayer 可以互换,但情感色彩完全不同。一个奥运百米飞人,你叫他 player,没问题,因为田径也是一种 sport/game。但如果你叫他 a fierce competitor(一个强悍的竞争者),你瞬间就点燃了画面感:他站在起跑线上,眼神如炬,肌肉紧绷,整个人的气场都在说“我要战胜所有对手”。这种感觉,是 player 给不了的。Player 只是在陈述事实,而 competitor 则是在描绘灵魂。

同样,competitor 也可以用在非体育领域。比如,商界。两家为了市场份额斗得你死我活的公司,互为 competitors。一个在残酷的职场中力求晋升的白领,也是一个 competitor。这个词强调的是“竞争”这个动作本身,以及在这种关系中的个体。它比 contestant 更硬核,比 player 更普适。

说白了,一个更强调“争”,一个更侧重“参”。Contestant 可能是被动地等待评判,而 competitor 则是主动地寻求胜利。

当然,事情还没完。英语的丰富性就在于,它永远有更细分的表达。

比如,在一些非常正式的比赛报名语境里,比如马拉松、或者什么设计大赛,你会看到一个词:entrant。这个词非常书面化,就只是强调“报名参赛的人”,没什么感情色彩,冷冰冰的,像一张报名表。

再比如,当比赛进入到白热化阶段,我们中文里会说“决赛选手”,英文就是 finalist。这个词本身就带着光环,说明他/她已经过关斩将,走到了最后。

还有一些更传神的词,虽然不是“选手”的直接翻译,但却能画龙点睛。比如我们常说的“黑马”,英文就是 dark horse。你看,这个词多有画面感,一匹没人注意的黑马,突然从马群中杀出。还有实力不被看好但却努力拼搏的“弱者”,可以叫 underdog。体育电影里最爱讲的,不就是 underdog 的逆袭故事吗?这些词,才是真正让你的表达活起来的调味剂。

所以,你看,“选手”这么一个简单的中文词,背后对应的是一个庞大的、根据不同场景和情感流动的词汇网络。这根本不是一个“A=B”的简单翻译问题,而是一个“在什么样的氛围里,你想传递什么样的感觉”的选择题。

是想表达在规则下游刃有余的 player?还是在舞台上等待聚光灯的 contestant?或者是那个眼神里带着火焰、不服输的 competitor

下次你想说“选手”的时候,别再下意识地只蹦出一个 player 了。停一秒,在脑子里过一下那个场景:那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一个星光闪耀的舞台?那个人是在跟对手博弈,还是在向世界展示自己?

想清楚了,那个最恰当的词,自然就浮现在你嘴边了。这才是语言真正迷人,也真正考验人的地方。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80学习网 » 选手用英语怎么说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