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个字,在英语里到底怎么写?
问这个问题,就说明你已经踩进了学英语路上一个巨大无比、而且极其隐蔽的坑里。
直接给答案吧,省得你抓心挠肝:最常见的情况,无非就是 have/has
和 there is/are
。
但如果你以为答案就这么简单,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根本不是一个单词对一个单词的翻译问题,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思维模式问题。这个“有”字,简直就是中文思维在英语世界里的一个魔咒,无数人在这上面栽跟头,写出或说出那种自己觉得没毛病、但老外一听就眉头紧锁的“中式英语”。
我们先来掰扯掰扯这两个最基础的“有”。
第一个,there is/are
。你先别记什么“there be句型”,那玩意儿太书面,太枯燥。你得在脑子里建立一个画面。想象你是个导演,镜头拉开,一个场景里,“存在”着什么东西。记住这两个字:存在。只要你想表达的是“某个地方或某个范围里,客观存在着某个事物”,基本就得用它。
比如,“桌子上有一本书”。
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The table has a book.”——恭喜你,标准的中式英语,听着就别扭。为什么?因为桌子它不是人,它没有“拥有”这本书的能力。这本书,它只是存在于“桌子之上”这个空间里。
所以,正确的说法是: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
再来一个,“我的花园里有很多花”。
花园“拥有”这些花吗?不是。是“花园里”这个范围内,存在着很多花。
所以是:There are many flowers in my garden.
“我们公司有个新来的同事。”
公司是个抽象实体,但我们通常把它看作一个“场所”或“集体”。这个新同事,是存在于“我们公司”这个集体之中的。
所以是:There is a new colleague in our company.
你看,there is/are
的核心,是一种“非主观的,客观存在的描述”。它不关心这东西是谁的,它只告诉你,“嘿,看,这儿有这么个玩意儿”。是一种冷静的、不带感情色彩的陈述。
好了,那第二个,have/has
呢?
这个就好理解多了,因为它跟我们中文里的“拥有”几乎是完美对应的。它的核心就两个字:拥有。主语通常是人,或者被拟人化的事物,它在表达一种“归属关系”。
“我有一本书。”
这本书是谁的?我的。我拥有它。
所以是:I have a book.
“他有一辆很酷的车。”
车是谁的?他的。他拥有这辆车。
所以是:He has a cool car.
现在把两个场景放一起对比,感觉一下那种微妙的差别:
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
(桌上存在一本书,谁的不知道,就放在那儿。)
I have a book on the table.
(桌上那本书是我的,我拥有它。)
你看,感觉是不是完全不一样了?一个强调存在,一个强调拥有。这才是“有”这个词背后真正的魔鬼,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对等词汇,它是一个幽灵,一个根据语境不断变换形态的、让你抓狂的中文思维习惯的投影。
你以为这就完了?天真。上面说的,只是“有”字在英语世界里的冰山一角。真正的挑战,来自那些根本不用 have
或 there be
的情况。
比如,当“有”用来描述特征或度量时:
“他有一米八高。”
你敢翻译成 He has 1.8 meters
吗?绝对不行。英语里描述身高体重,直接用 be
动词。
正确说法是:He is 1.8 meters tall.
“这个房间有三十平米大。”
也不是 This room has 30 square meters
。
而是:This room is 30 square meters.
“这条河有两米深。”
是:The river is two meters deep.
看到了吗?在这里,中文里的“有”,在英文里被一个简单的 is/am/are
给消化掉了。因为它描述的是这个主语本身的一个“属性”,而不是它“拥有”什么,也不是某个地方“存在”什么。他就是那么高,房间就是那么大,河就是那么深。这是一种更加直接的、A=B
式的描述。
还没完,还有更抽象的。
当“有”表达一种包含或组成关系时:
“这汤里有蔬菜和肉。”
你可以说 There are vegetables and meat in the soup.
这没问题,符合我们前面讲的“存在”原则。
但更地道的说法,也可以是:This soup contains vegetables and meat.
或者 This soup has vegetables and meat in it.
这里的 has
就有点特殊,它表达的是“汤”这个整体,其“成分”里有这些东西。
当“有”表达一种抽象概念时,那更是千变万化,完全需要你摆脱中文的字面束缚。
“他的话很有道理。”
His words have much reason?
听着像机器翻译。
地道的说法是:What he said makes a lot of sense.
或者 His words are very reasonable.
“有道理”被 make sense
(说得通) 或者 reasonable
(合理的) 这样的表达给吸收了。
“这部电影很有意思。”
This movie has much interest?
同样是灾难。
应该是:This movie is very interesting.
“有意思”变成了主语的一个性质 interesting
。
“吸烟对健康有影响。”
Smoking has an influence on health.
这个语法上没大错,但有点生硬。
更常见的说法是:Smoking affects health.
直接用一个动词 affect
(影响) 就搞定了。或者 Smoking is harmful to health.
(有害)。
所以,你发现问题的根源了吗?
我们中国人学英语,最大的障碍,就是总想在两种语言之间找那个一一对应的“翻译按钮”。我们总在潜意识里问:“这个中文词,对应的英文单词是哪个?” 对于“有”来说,这个按钮根本不存在。
你必须做的是,忘掉“有”这个字本身,去感受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是想说“某个地方存在着一个东西”吗?那就用 there is/are
。
是想说“某个人拥有某个东西”吗?那就用 have/has
。
是想说“某个东西就是某种状态或属性”吗?那就用 be
动词。
是想说“某个东西包含了某些成分”吗?可以试试 contain
或者 with
。
是想说“某个东西产生了某种效果”吗?那就去找一个更精确的动词,比如 affect
, cause
, create
。
是想说“某个东西显得怎么样”吗?试试 look
, seem
, sound
。
真正的飞跃,发生在你不再逐字翻译的那一刻。发生在你开始用英语的逻辑去思考和组织画面的那一刻。你要做的,是把脑子里的中文思维模式,像拔U盘一样,“叮”一声拔掉,然后切换到英语的操作系统里。
在这个系统里,没有一个万能的“有”。只有具体的场景:一个人站在那里,他拥有一条狗(He has a dog);街道上存在着一家咖啡馆(There is a coffee shop on the street);那家咖啡馆的咖啡是非常香的(The coffee is very aromatic);而喝太多咖啡,会造成失眠(Drinking too much coffee causes insomnia)。
每一个场景,都有它最贴切、最地道的表达方式。而你要做的,就是去熟悉这些场景,去感受它们之间的不同,最终内化成你自己的语言直觉。这很难,比死记硬背一万个单词都难,但一旦你跨过了这个要命的坎儿,你的英语世界,才算是真正地打开了。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