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行星英语怎么读

行星的英语是 planet,读音大致可以拆解成 [ˈplænɪt]

咱们掰开揉碎了说。这个词的发音,关键中的关键,其实就两个地方。

第一个,是开头的 pla-。这个 “a” 的音,不是我们拼音里的 a(啊),也不是很多人习惯性念的 “普兰特” 里的那个“兰”。都不是。它是一个短促而有力的扁嘴音,国际音标里写作 [æ]。你可以想象一下“苹果” apple 或者“猫” cat 里的那个 a,嘴巴要向两边咧开,咧得夸张一点,舌头放平,然后短促地发声。这个音,说实话,是很多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一个大“坑”。因为我们母语里没有完全对应的音,所以要么念得像 “爱”,要么念得像 “啊”,反正就是有点拧巴。我刚开始学的时候,也在这里栽过跟头,把 plan(计划)念得像 plane(飞机),那叫一个尴尬。所以,记住,发 planet 的第一步,就是把这个 [æ] 音发到位,感觉你的嘴巴在说一个很扁的“哎”。

第二个关键点,是结尾的 -net。这里的 “e” 千万不要念成 bed(床)里面的那个 [e] 音。因为它在非重读音节里,所以它被弱化了,成了一个非常轻、非常快的模糊音,读作 [ɪ] 或者 [ə]。听起来就有点像汉语里“的”去掉声调之后那个瞬间的感觉。非常轻,一带而过。所以,整个词的重音,是妥妥地落在了第一个音节上:PLA-net。你得把力量用在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像个小尾巴,轻轻甩出去就行。

所以,连起来就是:PLA-net, PLA-net。你多念几遍,录下来自己听听,跟美剧里或者纪录片里的发音对比一下,很快就能找到那种感觉。那种感觉就是,前半段张扬有力,后半段迅速收敛。

好了,一个单词的发音,其实三言两语就能讲完。但 planet 这个词,如果只停留在“怎么读”上,那也太可惜了。

这个词本身,就像一颗小小的星球,里面藏着一个完整的世界,有历史,有诗意,还有人类无尽的好奇心。

我第一次对这个词产生发音之外的兴趣,是知道了它的词源。Planet 来自古希腊语 planētēs,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是“漫游者”或“流浪者”的意思。

这个词源,我第一次知道的时候,感觉全身都起了鸡皮疙瘩。你想想那个画面:几千年前的古希腊人,没有高倍望远镜,没有哈勃,他们能做的,就是在深夜里,躺在草地上,或者站在神庙的台阶上,仰望那片洒满钻石的黑色天幕。

他们发现,天上大多数的光点,都是“安分守己”的。它们就像被钉子钉在天幕上一样,东升西落,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恒定不变。我们今天管它们叫恒星(fixed stars)。但是,有那么几个“家伙”,非常特别。它们不守规矩,在群星背景之间,晃晃悠悠地移动。今天在这片星座,过一阵子,又溜达到那片星座去了。

它们在动。它们在流浪。

在那个神话与现实交织的年代,古人无法用科学解释这种现象。于是,他们用最直白、最富想象力的方式给这些“不合群”的天体命了名——planētēs,“漫游者”。这简直太酷了!这个词本身就是一首诗,充满了动态感和神秘感。它不像那些恒星,老老实实地镶嵌在天鹅绒般的夜空背景板上一动不动,这些家伙,它们在动,它们在黄道带上优哉游哉地溜达,像一群不守规矩的、有自己想法的信使。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这五颗肉眼可见的“漫游者”,就这样带着它们的名字,走进了人类的历史。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神话,一段故事。Mercury(水星)是众神的信使,跑得飞快,因为它在天上确实是移动最快的行星。Venus(金星)是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因为它在晨昏时分的天空明亮而美丽,无人能及。Mars(火星)是战神,因为它呈现出不祥的、血液般的红色。

你看,一个简单的词 planet,就牵扯出了天文学、神话、历史和人类最原始的想象力。

所以,下一次你再念出 planet 这个词的时候,也许可以不只想着那个 [æ] 的嘴型了。你可以试着去感受那个“漫游者”的意象。这颗蓝色的、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本身就是太阳系里一个孤独的漫游者。它载着我们,在浩渺无垠的宇宙中,沿着一条看不见的轨道,进行着一场永不回头的流浪。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那个最令人意难平的“漫游者”——冥王星 Pluto

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投票,把冥王星从行星的行列里给“开除”了。理由是它的轨道附近有太多没被“清空”的小天体,不符合行星的第三条定义。

这件事在当时,甚至在现在,都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我记得那会儿,网上全是给冥王星“鸣不平”的段子和图片。什么“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伤心地哭了”,或者“我还没背全九大行星,你们就改了?”

这其实非常有意思。它反映出“行星”这个概念,并不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科学定义。它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教育,甚至我们的情感。对很多人来说,“九大行星”是一个从小就根植于脑海里的宇宙模型,是一种稳定的世界观。突然间,这个模型被修改了,那种感觉,就像你童年记忆里的一块积木被抽走了。

所以,当一个天文学家说“冥王星不是行星”时,他是在陈述一个基于新定义的科学事实。但当一个普通人说“我不管,冥王星就是行星”时,他/她捍卫的,其实是一种文化记忆和个人情感。

冥王星在我心里,永远是颗行星,不接受反驳。

你看,从一个单词的发音,我们聊到了词源,聊到了神话,还聊到了冥王星的“身份认同危机”。语言就是这样,它从来都不是孤立的符号。每一个词,都是一个入口,背后连接着一个巨大的、由知识、情感和故事交织而成的网络。

学英语,或者任何一门语言,最忌讳的就是把它当成一堆需要死记硬背的规则和发音。那样太枯燥,也太容易放弃了。最好的方式,就是像剥洋葱一样,对一个词刨根问底。去查它的词源,去看它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去了解它背后的文化故事。

比如,知道了 planet 是“漫游者”之后,你再遇到 planetary(行星的)这个形容词,感觉就不一样了。你会觉得它带着一种宇宙尺度的宏大感。Interplanetary travel(星际旅行),这个词组里的画面感是不是瞬间就出来了?一群现代的“漫游者”,乘坐着飞船,在行星之间穿梭。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planet 怎么读?是 [ˈplænɪt]

但这个词是什么?

它是一位孤独的“漫游者”,是古希腊人仰望星空时的一声惊叹,是我们脚下这颗蓝色星球的身份,也是一场持续了十几年的、关于冥王星身份的科学与文化之争。它更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我们所知的世界,永远在被重新定义,而我们人类的好奇心,也永远在驱使我们去探索、去命名、去流浪。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80学习网 » 行星英语怎么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