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教育的英语怎么读

education,它的读音是 /ˌedʒuˈkeɪʃn/。

如果非要用中文的读音去硬凑,那大概是这么个感觉:艾-dʒu-KAY-shen

你听,那个 dʒu 的音,不是我们拼音里的“猪”或者“住”,嘴唇要撅起来,但发音短促有力,像中文里“纠”的起势,但声带要震动。然后,整个单词的灵魂,那个重音,落在了 KAY 上面。你得把这个音节读得响亮、清晰,拉得长一点,像在喊一个人的名字,KAY!最后,那个 tion 的后缀,是一个很轻很模糊的“神”的音,舌尖抵住上颚,气流从鼻腔和口腔一起出来。

所以,连起来,慢动作就是:艾(短)-纠(短促有力)-KAY(重音拉长)-神(轻)

很多人会把它念成“艾丢K神”,那个“丢”就错了,完全失去了那个 dʒu 音的质感。还有人把重音搞错,念得平平的,那就彻底失去了这个词语本身自带的那种……怎么说呢,那种抑扬顿挫的、仿佛在讲述一个漫长故事的语感。

说真的,每次听到这个词,我心里都咯噔一下。它不仅仅是一个由四个音节组成的单词。education 这个词,它太重了。

对我来说,它像一口巨大的、深不见底的井。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被家人、被社会,满怀期待地推到这口井边,然后被告知:“跳下去,井底有宝藏。”

于是我们跳了。

一开始,是幼儿园里花花绿绿的墙壁和唱唱跳跳,那是井口的光。然后,小学一年级,背上那个崭新的、印着卡通人物却重得要命的书包,那就算是正式进入了井壁的黑暗。我至今还记得,那个书包的味道,一种塑料和新书油墨混合的气味,那是我童年记忆里,关于 “教育” 最初的、最具体的气味。

接下来的十几年,我们就在这条长长的、螺旋下降的井壁上攀爬,或者说,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往下走。墙壁上刻满了公式、定理、古文、单词……我们被要求把它们一字不差地刻进脑子里。教育,在那个时候,就是背诵,就是重复,就是一张又一张惨白的试卷和鲜红的对错符号。

那个重音 KAY,现在想来,多像一声棒喝,或者一把钥匙?一把能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所有人都这么说。老师在讲台上,用粉笔敲着黑板,唾沫横飞地喊:“同学们!高考就是你们人生的 KAY!跨过去,就是一片光明!”

可当时的我,只觉得那声音刺耳。我低着头,看着课本上密密麻麻的字,那些字在我眼前跳舞,变成一个个没有意义的符号。我脑子里想的,是窗外那棵大槐树上,有没有新的鸟窝;是昨天晚上看的武侠小说里,那个大侠最后怎么样了;是我偷偷藏在抽屉里的那盘周杰伦的磁带,什么时候才能拿出来再听一遍。

那些东西,算不算 education 的一部分?

没人告诉我。在那个评价体系里,它们是“杂念”,是“不务正业”,是通往“失败”的岔路。教育被窄化成了一条流水线,我们是等待被加工的毛坯,目标是成为规格统一、尺寸精准的“合格产品”。我们的棱角、我们的好奇心、我们的“不务正业”,都是需要被磨掉的“瑕疵”。

后来,我自己也站上过讲台,教孩子们英语。我看着他们,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尤其是当我说出 education 这个词的时候,我总会刻意放慢速度,把那个 KAY 读得特别用力。我多想告诉他们,这个 KAY,它不应该只是一把通往大学的钥匙,更应该是开启你们内心世界的钥匙啊!

我看到一个孩子,他上课总爱走神,在草稿纸上画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机器人,每一个都有复杂精密的结构图。他的英语成绩一塌糊涂,但他画的机器人,那种想象力和创造力,简直让我这个成年人感到震惊。

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我没有批评他。我指着他的画,用我蹩脚的词汇,努力和他聊变形金刚,聊高达。他眼睛里瞬间就亮了,那种光,比他考一百分时还要耀眼。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或许才是 education 该有的样子。

它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这句话我们听了太多遍,都快听出茧子了,可现实呢?现实里,我们依然在疯狂地往孩子们的脑袋里“灌水”,用各种各样的“知识”把他们填满,直到他们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再也燃不起任何火焰。我们焦虑,我们内卷,我们把教育变成了一场军备竞赛,比谁的补习班更多,比谁的才艺证书更厚,比谁的起跑线更靠前。

我们都忘了去问孩子:“你,到底喜欢什么?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知道吗,education 这个词,它的词源,来自于拉丁语的 educere。这个词的本意,根本不是“教导”或者“灌输”。

它的意思是,“引出”、“导出”

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动词啊。引出。它意味着,每一个孩子,内心深处都蕴藏着巨大的宝藏,有独特的天赋,有无限的潜能,而 教育 的真正使命,是像一位耐心的向导,去发现这些宝藏,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从孩子的内心深处,引导出来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把一套所谓“标准”的、“有用”的知识,强行地、粗暴地,灌输进去

一个“引出”,一个“灌输”,天壤之别。

前者,是把人当成一个有生命的、会发光的独特个体。

后者,是把人当成一个待加工的、没有思想的容器。

我们现在的很多做法,都背离了 education 这个词最原始、最深刻的含义。我们忙着塑造,忙着规划,忙着修剪,却忘了那个生命本身想要长成的样子。

所以,现在每当我念起 education 这个词,艾-dʒu-KAY-shen,我的心情总是很复杂。

我能听到流水线上机器的轰鸣,也能听到一把钥匙插入锁孔的清脆声响。

我能看到孩子们被沉重书包压弯的脊梁,也能看到他们眼中偶尔闪过的、对世界最纯粹的好奇之光。

我能感受到整个社会那种令人窒息的焦虑,也能感受到,在无数个角落里,依然有老师、有父母,在努力地,想要“引出”点什么,而不是仅仅“灌输”

这真是一个沉甸甸的词。它的发音,其实不难学。难的是,去理解它背后真正的重量,和去实践它最本真的意义。

下一次,当你念起 education 的时候,不妨也想一想。我们想要的,我们正在经历的,我们能为下一代创造的,究竟是哪一种 education?是那个沉重的、把人变成产品的流水线,还是那个轻盈的、能把内心的光“引出”来的过程?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80学习网 » 教育的英语怎么读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