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最直接的答案:“好笑”的英文,就是 funny
。
读音嘛,用咱们都懂的“土法”标注,大概是“发~尼”。但这个“发”得轻一点,用上嘴唇轻轻碰一下下牙齿,气流送出来,别咬死了。中间那个音,不是拼音里的a
,也不是o
,而是个听起来有点懒洋洋的、含糊的 ʌ
音,有点像你累了一天,往沙发上一瘫,嘴里无意识发出的那个“啊”音。最后的“尼”,要短促有力。所以连起来,国际音标是 /ˈfʌni/
,重音在前面。
你先自己念叨几遍,funny
,funny
,funny
。找到那个感觉。
好,问题回答完了。但如果你觉得这就够了,那可就太天真了。语言这东西,尤其是涉及到“幽默感”这种玄之又玄的玩意儿,一个单词远远撑不起场面。这就像你问中餐怎么做,我告诉你“放油,炒”,一样苍白无力。
真正的挑战,从来不是怎么读 funny
,而是你什么时候用它,以及,在那些 funny
不够用的场合,你该怎么办。
我见过太多次这样的场景了:一个中国朋友兴致勃勃地跟老外分享一件他觉得巨好笑的事,说完之后,满怀期待地加上一句:“It’s very funny, right?” 老外呢,礼貌性地笑笑,或者一脸“嗯?”的表情。场面一度十分尴尬。问题出在哪?
问题在于,funny
这个词,在英语里是个“双面人”。它最常用的意思当然是“好笑的,引人发笑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funny ha-ha
。但它还有另一个同样常见、甚至更微妙的意思——“奇怪的,古怪的,不对劲的”。也就是所谓的 funny strange
。
你品品这几个句子:
“My stomach feels a bit funny.”(我肚子有点不舒服/怪怪的。)
“There’s a funny smell in this room.”(这房间里有股怪味。)
“He’s been acting funny ever since he lost his job.”(自从他失业后,他的行为就一直很古怪。)
看到了吧?在这些语境里,funny
跟“哈哈哈哈”没有半毛钱关系,反而带着一丝丝诡异和让人不安的色彩。所以,当你费尽口舌描述了一件在你看来滑稽无比的事,如果对方没get到笑点,他很可能会把你的 funny
理解成 funny strange
,心想:“这事儿是挺怪的,但……好笑吗?”
所以,想表达“这事儿真是笑死我了”,光一个 funny
很多时候力度不够,甚至会产生歧义。你需要扩充你的“幽默武器库”。
来,给你几个升级版的。
如果一件事让你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出来了,那它就不是 funny
,而是 hilarious
/hɪˈleəriəs/。这个词的分量重得多。想象一下,你朋友给你看一个沙雕视频,里面的猫上蹿下跳最后把自己卡住了,你笑得喘不上气,拍着大腿说:“Oh my god, that’s hilarious!” 那个画面感,就对了。Hilarious
是为顶级笑料准备的,别滥用。
如果一件事没那么夸张,但确实让你觉得挺有意思,会心一笑,那可以用 amusing
/əˈmjuːzɪŋ/。它更温和,更文雅一点。比如你在《纽约客》上看到一幅讽刺漫画,你不会捧腹大笑,但会觉得“嗯,有点意思”,嘴角不自觉上扬。这就是 amusing
。它带着一种“取悦”的意味,让你觉得愉悦。
还有一个词叫 comical
/ˈkɒmɪkl/。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一些视觉上很滑稽、有点像戏剧小丑的场面。比如一个人踩到香蕉皮摔了个四脚朝天(当然是在动画片里),或者一只狗戴着墨镜人模狗样地坐着。这种情景,就有点 comical
。它比 funny
多了一丝戏剧性和夸张感。
但真正能体现你英语水平和思维深度的,是下面这个词:witty
/ˈwɪti/。它指的不是那种肢体上的、表面的搞笑,而是语言上的、智慧层面的幽默。一个 witty
的人,通常反应奇快,善于玩文字游戏、说俏皮话、用精妙的反讽。王尔德(Oscar Wilde)就是 witty
的典范。比如有人说“人生很简单”,一个 witty
的人可能会回一句:“Yes, it’s simple, but not easy.” (是啊,很简单,但不容易。)这种需要你脑子转个弯才能get到的笑点,就是 wit
。能欣赏和使用 witty
的表达,说明你的幽默感已经超越了“哈哈哈”的初级阶段。
聊到这儿,你可能发现了,英语里的“好笑”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远不止 funny
一个独苗。但比词汇更难的,是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幽默感。
这才是真正的鸿沟。
中国的“梗”,很多是基于谐音、特定历史事件、或者只有我们自己人懂的春晚小品片段。你跟一个老外解释“蓝瘦香菇”,他只会觉得 you are acting funny (strange)。同样,他们的很多笑话,你也get不到。比如英国人深入骨髓的自嘲(self-deprecation)和无处不在的反讽(sarcasm)。
一个英国人如果搞砸了一件事,他很可能会垂头丧气地说:“Well, I’m a genius.” (行吧,我可真是个天才。)他不是在夸自己,他是在骂自己蠢。如果你当真了,还跟着夸他,那场面就真的 hilarious
了。
还有美式幽默,很多建立在对流行文化、政治人物的调侃上,如果你不看他们的电视节目,不了解他们的社会热点,你看《周六夜现场》(SNL)可能全程都是地铁老人看手机的表情。
所以,与其纠结“好笑”这一个词怎么读,不如换个思路。去真正地“浸泡”在那个语言环境里。
别光学单词了。去看一看黄阿丽(Ali Wong)的脱口秀,感受一下那种生猛又接地气的幽默;去看一看《老友记》(Friends),学学钱德勒(Chandler)那种无孔不入的 sarcasm
;或者,如果你段位高一点,可以去挑战一下《是,大臣》(Yes, Minister),品品英式 witty
的巅峰。
当你能被他们的笑话逗乐,甚至能预判他们的笑点时,你根本就不会再来问“好笑英语怎么读”这种问题了。因为到那时,funny
、hilarious
、amusing
、witty
这些词,已经不再是需要背诵的符号,而是从你肺腑里、伴随着大笑或微笑,自然而然流淌出来的声音。
语言的最终归宿,永远是鲜活的文化和真实的生活。而幽默,恰恰是那扇最难推开、但一旦推开就风光无限的门。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