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直接、最标准的问法是: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或者 How's the weather today?
就这么简单。教科书上印的,老师在课堂上念的,基本上就是这两句。可以说,你只要掌握了这两句,走遍天下,问天气这件事,基本就没障碍了。
但,事情要是真这么简单,语言这东西也就没那么多魅力了,不是吗?
我总觉得,“今天天气怎么样”这句问话,在英语世界里,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地方,它早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气象问题了。它是一把钥匙,一把能打开尴尬局面的社交万能钥匙;它是一种试探,一种带着点小心翼翼的、想要开启对话的温柔信号。
你想想看,在英国,那个传说中一年有三百天都在下雨或者准备下雨的地方,聊天气简直就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本能。我刚到伦敦那会儿,对此感受极深。等公交的时候,身边站着一个一丝不苟、穿着风衣的老绅士,我们俩沉默地看着灰蒙蒙的天,那种沉默几乎能凝固空气。正当我浑身不自在的时候,他忽然侧过头,用一种极其地道的伦敦腔慢悠悠地说:“A bit grim, isn't it?
” (有点丧气,不是吗?)
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是在说天气。Grim,这个词用得太妙了。它不只是说“阴天”,它把那种沉闷、压抑、让人提不起精神的感觉全给描绘出来了。我当时脑子里只有 “cloudy”,跟人家这个 grim
一比,简直苍白得可怜。于是我赶紧点头,附和道:“Yeah, really miserable.” (是啊,太糟糕了。) 就这么一来一回,那层看不见的冰,就破了。我们开始聊起昨天的雨,和明天“可能”会有的太阳。
这就是所谓的 small talk
(闲聊),而天气,是 small talk
里当之无愧的王者。它太安全了。你跟一个陌生人聊政治?危险。聊收入?没礼貌。聊个人生活?更是大忌。但是天气,它属于每一个人,却又不真正属于任何人。它客观存在,却又能轻易地附着上我们的主观情绪。一句简单的 “Lovely day, isn't it?
” (天气真好,不是吗?),传递的可能并不仅仅是“今天天晴”这个信息,更多的是“嘿,我想跟你说说话,你看,这阳光多好,我们的心情是不是也该好一点?” 这种感觉。
所以,回答“今天天气怎么样”这个问题,也远不止 “It’s sunny” 或者 “It’s rainy” 这么简单。这里面的道道,可太多了。
如果天气真的很好,阳光明媚,万里无云,你可以说:
It's gorgeous outside!
(外面天气好极了!) – 这个 “gorgeous” (华丽的,绚烂的) 就特别有感情色彩,像是发自内心的赞叹。
Not a cloud in the sky.
(万里无云。) – 画面感十足。
We're having a heatwave!
(我们这儿正经历热浪!) – 这句就有点夸张了,但也生动地说明了天气有多热。
或者更简单的,It's beautiful out.
(外面天气真美。)
如果是在下雨呢?那花样就更多了。英国人对于“雨”的描述,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细致程度。
毛毛雨,那种打在脸上没什么感觉,但一会儿就能让你头发潮湿的雨,叫 drizzle
或者 spitting
。“It’s just spitting a little.” (就在下点毛毛雨。)
雨下大了,变成了倾盆大雨,那就可以用上各种生动的表达了:It's pouring.
(雨下得很大。)、It's bucketing down.
(雨像从桶里倒下来一样。),或者那个我们都学过的经典习语 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
(下着倾盆大雨。) 不过说实话,后面这句现在年轻人用得少了,有点老派,但谁说出来大家都懂。
冬天呢?那种深入骨髓的冷。
不只是 cold
(冷),可以是 chilly
(有点凉,凉飕飕的),那种让你想裹紧外套的冷。
可以是 freezing
(冰冻的),感觉呼出的气都能结冰。
可以是 frosty
(结霜的),指清晨草地上、窗户上都有一层白霜的那种冷。
风很大的那种冷,叫 biting
(刺骨的)。“There’s a biting wind today.” (今天的风很刺骨。)
还有一些很微妙的天气状况。比如夏天那种又热又湿,空气不流通,让人喘不过气的“桑拿天”,英文里有个绝佳的词:muggy
或者 humid
。尤其是 muggy
,它完美地传达了那种黏糊糊、不舒服的感觉。你可以说:“Ugh, it’s so muggy today, I feel sticky all over.” (天,今天太闷热了,我感觉浑身都黏糊糊的。)
你看,这些词汇和表达,它们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物理现象。它们在传递一种 感受。当你的朋友问你 “What’s the weather like?”,你回答 “It’s a bit chilly, you might need a jumper.” (有点凉,你可能需要件毛衣。),这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气象播报,而是一种关心。你回答 “It’s absolutely glorious! We should go for a walk.” (天气好得不得了!我们应该去散散步。),这就成了一个邀请。
语言的生命力,就在于此。它不是死的公式,不是A对应B的刻板转换。它是有温度的,有情绪的,有画面的。
我后来离开伦敦去了加州,那里的天气对话又是另一番光景。加州阳光灿烂是常态,所以人们反而不怎么聊天气了。因为天气几乎永远是 “sunny and 75
” (华氏75度,大约摄氏24度,晴天)。偶尔出现反常天气,比如连续几天下雨,或者天空因为山火而变得灰黄,才会成为人们口中的话题。“Can you believe all this rain?” (你能相信下了这么多雨吗?) 语气里充满了惊奇,好像这是百年一遇的奇观。
所以说,“今天天气怎么样”这句英语怎么说?
从技术上讲,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是满分答案。
但从生活的角度看,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藏在你拉开窗帘的那一刻,你感受到的那阵风,你看到的那缕阳光,和你想要与另一个人分享这份感受的心情里。
它可能是清晨出门时的一句 “Oh, there's a nip in the air this morning!
” (哦,今天早上空气里有股寒意!)。
也可能是午后昏昏欲睡时的一句 “It's rather stifling in here, isn't it?
” (这里头真够闷的,不是吗?)。
还可能是暴风雨来临前,指着远方乌云的一句 “Looks like we're in for a storm.
” (看起来我们要有场暴风雨了。)
下次,当你想用英语问天气的时候,不妨先停一秒,别急着说出那个标准答案。去感受一下,是 breezy
(有微风的) 还是 blustery
(狂风大作的)?是 gloomy
(阴郁的) 还是 radiant
(明媚的)?
然后,用一个真正能代表你当下感受的词,去开启那段对话。你会发现,你得到的,可能不仅仅是关于天气的信息,更是一段鲜活的、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