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直接说重点,”feeling” 这个词,发音其实很简单。你把它拆成两半就行:fee 和 ling。
第一部分 “fee”,发音就像中文里的“费”或者数字“四”的英文 “four” 去掉最后的 “r” 音。嘴巴咧开一点,舌头往前伸,发一个长长的 /iː/ 音。你读 “see” 或者 “me” 的时候,就是这个音。
第二部分 “ling”,这个音在中文里找不到完全一样的。它不是“링”也不是“林”。关键在于结尾的那个 “ng” 音。你先试着发 “林” (lín),注意你的舌尖是顶在上颚的。现在,不要用舌尖,而是用你的舌根顶住软腭,堵住从嘴里出气的通道,让气流从鼻腔出去。这就是所谓的后鼻音。你试试说“灯”(dēng),感受一下最后舌根的那个位置。对了,就是那个感觉。所以 “ling” 的发音就是 l + i + ng。
连起来就是 /ˈfiːlɪŋ/。你慢点读,fee… ling… फी… लिंग… 熟练了再加快。多听几遍母语者的发音,跟着模仿,很快就能掌握。
但是,这事儿还没完。光会读这个词,用处不大。真正麻烦的是,中文里我们用“感觉”这个词的地方太多了,但英语里你不能总是用 “feeling”。用错了,对方要么听不懂,要么觉得你说话很奇怪。
咱们来拆解一下,看看不同场景下,“感觉”到底该怎么说。
第一种:身体上的感觉。
这是最直接的,你的皮肤、你的身体接触到的东西。比如冷、热、疼、舒服。
这种时候,直接用动词 “feel”。
句式很简单:主语 + feel + 形容词。
举几个例子:
“我感觉很冷。” -> “I feel cold.”
“这个毛衣感觉很软。” -> “This sweater feels soft.”
“手术后我感觉有点疼。” -> “I feel a bit of pain after the surgery.”
“我感觉不舒服,想早点回家。” -> “I don’t feel well, I want to go home early.”
注意最后这个 “I don’t feel well”。当说身体不舒服时,用 “well” 比用 “good” 更准确。”I feel good” 更多指的是心情好。这是一个小细节,但能让你听起来更地道。
第二种:情绪上的感觉。
喜怒哀乐,高兴、难过、生气、焦虑。这是 “feeling” 这个词最常见的用法,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
用动词 “feel”:
“我今天感觉很高兴。” -> “I feel happy today.”
“他因为考试没过,感觉很难过。” -> “He feels sad because he failed the exam.”
用名词 “feeling”:
“我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 “I have a bad feeling.”
“你不能伤害我的感情。” -> “You can’t hurt my feelings.” (这里常用复数 feelings,特指情绪、情感)
“他对这件事有什么感觉?” -> “What are his feelings on this matter?”
所以你看,当你想表达“心情”或者“情绪”的时候,”feeling” 这个词就派上用场了。
第三种:观点、看法或直觉。
这是中国人最容易用错的地方。我们经常说:“我感觉这个方案不行。”
如果你直接翻译成 “My feeling is that this plan is not good.”,语法上没错,但听起来很别扭。英语里,表达观点时,我们通常更直接。
更地道的说法是:
“I think this plan is not good.” (我认为这个计划不好。)
“I don’t think this plan will work.” (我觉得这个计划行不通。)
“In my opinion, this is a bad idea.” (在我看来,这是个坏主意。)
这些都比用 “feeling” 要清晰、直接得多。
那什么时候可以用 “feel” 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呢?通常是强调一种直觉、一种没有明确证据的预感。这时候,我们常用 “I feel like…” 或者 “I have a feeling that…”。
看例子:
“我感觉他不喜欢我。” -> “I feel like he doesn’t like me.” (这不是一个基于事实的判断,而是一种直觉。)
“我感觉要下雨了。” -> “I have a feeling that it’s going to rain.” (你看到乌云了,但还没下,这是一种预感。)
“我总感觉有哪里不对劲。” -> “I can’t shake the feeling that something is wrong.” (一种挥之不去的直觉。)
还有一个词组叫 “gut feeling”,意思是“来自直觉的强烈感觉”。
“我的直觉告诉我不要相信他。” -> “My gut feeling tells me not to trust him.”
所以,下次你想说“我感觉”来表达一个观点时,先停一下。问问自己,这是一个经过思考的“观点”,还是一个纯粹的“直觉”?如果是前者,用 “I think”;如果是后者,用 “I feel like…” 或 “I have a feeling…”。
第四种:描述一个地方或一种氛围。
我们常说:“这个咖啡馆感觉很好。”
你不能说 “This coffee shop’s feeling is good.” 这是纯粹的中式英语。
正确的说法是:
“This coffee shop has a good vibe.” (vibe 是个很口语化的词,就是指氛围、格调。)
“This place has a great atmosphere.” (atmosphere 更正式一点,也是氛围的意思。)
或者,你也可以用动词 “feel”:
“This place feels cozy.” (这个地方感觉很舒适。)
“The room felt very tense.” (房间里的气氛感觉很紧张。)
你看,主语从“我”变成了“这个地方”,依然可以用 “feel” 这个动词。
咱们总结一下,把这些用法串起来。
假设你和朋友去看一个新上映的电影。
走出电影院,朋友问你: “How did you feel about the movie?” (你觉得这电影怎么样?)
这里的 “feel about” 就是在问你的整体感受和看法。
你可以这样回答:
1. 说观点(用 think): “I think the story was a bit weak.” (我觉得故事有点弱。)
2. 说情绪(用 feel/feeling): “I felt sad at the end.” (看到结尾我感觉很难过。) 或者 “It gave me a feeling of hope.” (它给了我一种希望的感觉。)
3. 说直觉(用 feel like/have a feeling): “I have a feeling it’s going to win some awards.” (我感觉它会得奖。)
4. 说氛围(用 feel/atmosphere): “The atmosphere in the theater was amazing, everyone was so into it.” (影院里的气氛太棒了,所有人都很投入。)
而且,还有一个常见的混淆点是 “feel” 和 “feel like” 的区别。
“I feel sad.” 是说“我感到难过”,描述的是你的直接情绪。
“I feel like crying.” 是说“我想哭”,描述的是一种冲动。
“I feel like a sandwich.” 是说“我(突然)想吃个三明治”,描述一种欲望。
“I feel like a fool.” 是说“我感觉自己像个傻瓜”,是把自己比作某种东西。
看到没,”feel like” 后面跟的东西不一样,意思也完全不同。可以是动词(crying),也可以是名词(a sandwich, a fool)。
最后,我想说一个个人经验。刚学英语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用 “I feel…”,因为感觉这个词很万能。但后来发现,有时候用更具体的词,表达会更精确,也更地道。
比如,不说 “I feel hungry”,直接说 “I’m hungry”。
不说 “I feel tired”,直接说 “I’m tired”。
虽然 “I feel hungry/tired” 语法完全正确,但在日常口语中,”I’m hungry/tired” 更常见、更直接。把 “feel” 省掉,反而显得你对语言的掌握更熟练。
所以,下次当你想说“感觉”时,别急着把 “feeling” 说出口。先花一秒钟想一想,你到底想表达的是:
– 身体的触感? (用 feel + 形容词)
– 内心的情绪? (用 feel / feeling)
– 一个不确定的直觉? (用 I feel like… / I have a feeling…)
– 还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观点? (用 I think… / In my opinion…)
搞清楚这一点,比单纯会读 “feeling” 这个词要重要得多。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