馅饼的英语是 pie,读作 /paɪ/。
对,你没看错,就是这个音,跟汉字“派”的发音几乎一模一样。你甚至可以想象成“苹果派”的那个“派”。发音的时候,嘴巴先是闭合,然后用一股气流爆破性地发出 /p/ 的音,接着,嘴巴张大,舌头放平,发出一个悠长而饱满的 /aɪ/ 音。整个过程要流畅,一气呵成,听起来就是一个干净利落的 pie /paɪ/。
就这么简单。
但,事情要是真这么简单,我就没必要在这儿码这么多字了。这个 pie,它在英文世界里,可远远不止“馅饼”这两个字能概括的。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你脑子里对 pie 的印象还停留在我们街边那种油煎的、冒着热气、韭菜盒子或者肉馅儿的“馅饼”,那你跟一个老外聊起 pie 的时候,你们俩的对话,基本上就是鸡同鸭讲,频道完全对不上。
咱们先来做个场景拆解。
你脑子里的“馅饼”,是不是长这样:一个圆形的、扁平的面饼,里面包裹着咸味的馅料,比如猪肉大葱、韭菜鸡蛋,放在一个巨大的平底锅上,用大量的油,“滋啦”一声下去,煎到两面金黄,外皮带点焦脆,内里是滚烫的、鲜美的汁水。这是我们的 xianbing,它是主食,是早餐,是街头巷尾的烟火气。
而一个美国人或者英国人脑子里的 pie,大概率是这样的:一个深深的、圆形的烤盘里,用黄油和面粉做成的、酥到掉渣的派皮(pastry 或 crust)做底,里面填满了用肉桂、糖、柠檬汁熬煮过的、切成块的苹果,上面可能还会盖上一层派皮,或者编成网格状。放进烤箱里烤上一个小时,满屋子都是黄油和水果的甜香。拿出来,切开一角,里面的苹果馅料还是滚烫的、黏稠的、酸甜交织的。这,才是他们心中的灵魂食物——apple pie(苹果派)。
看到没?这俩东西,根本就不是一个次元的产物。一个咸,一个甜;一个煎,一个烤;一个当饭吃,一个当甜点。把 pie 直接翻译成“馅饼”,属于那种典型的、只抓住了“外面是皮,里面是馅”这个最表层结构,却完全丢失了文化内涵的“翻译事故”。
所以,当一个老外跟你兴高采烈地说“My grandma makes the best pie!” 的时候,你可千万别接一句“Oh? Leek and egg, or pork and chives?”(哦?韭菜鸡蛋的,还是猪肉大葱的?)。信不信他当场就石化了。
Pie 的世界,其实是一个庞大而甜蜜(有时也是咸香)的宇宙。它首先就得分成两大阵营:
第一阵营,也是最广为人知的一派,是 sweet pies,也就是甜派。它们是甜点界的绝对主角。
- Apple Pie(苹果派):这简直就是美国文化的图腾之一。有句俗语叫 “as American as apple pie”,意思就是“像苹果派一样纯正的美国货”。它代表了家庭、温暖、传统和一种朴实的幸福感。感恩节大餐的结尾,如果没有一个刚出炉的苹果派,那这顿饭就是不完整的。
- Pumpkin Pie(南瓜派):感恩节的另一位霸主。它的内馅是南瓜泥混合了各种香料(比如肉桂、豆蔻、丁香),口感丝滑绵密,充满了秋天的气息。
- Cherry Pie(樱桃派)、Blueberry Pie(蓝莓派):这些都是用夏季水果制作的经典派,酸甜的果酱内馅和酥脆的派皮是绝配。红艳艳的樱桃派尤其上镜,常常在电影和画报里出现。
我第一次在美国吃到真正的 apple pie 时,整个人是懵的。当时我还是个留学生,在一家小餐馆点餐,看到菜单上有 pie,想当然地以为是某种肉饼。结果服务员端上来一盘热气腾腾的东西,上面还扣了一大勺冰淇淋(这叫 pie à la mode)。我当时心里直犯嘀咕:这美国人吃饭也太奇怪了,肉饼上搁冰淇淋?
结果一勺子下去,那股炙热的、流淌着肉桂和糖浆的苹果馅料,混合着冰凉的香草冰淇淋,在我嘴里瞬间爆炸。那种冰火两重天、甜度和酸度完美平衡的冲击力,彻底颠覆了我对“馅饼”这个词的所有认知。从那一刻起,我才真正理解了,pie 是一种能带来巨大幸福感和满足感的食物。它不是用来果腹的,是用来治愈灵魂的。
当然,pie 也有它的另一面,那就是第二大阵营:savory pies,咸派。
这边的世界,就更接近我们对“馅饼”的想象了,但形态和做法还是大相径庭。咸派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尤其流行,它们通常是正餐的主角。
- Steak and Kidney Pie(牛排腰子派):听名字就非常“硬核”,是英国的国菜之一。大块的牛肉和牛腰,在浓郁的肉汁里炖得酥烂,然后用派皮包裹起来烤制。这玩意儿能量爆棚,一份下肚,感觉能抵御整个冬天的寒风。
- Chicken Pot Pie(鸡肉派):这个在美国更常见。奶油蘑菇鸡肉丁,混合着胡萝卜、豌豆等蔬菜,装在一个碗里,上面盖上一层派皮烤。吃的时候用勺子敲开酥皮,连皮带馅舀着吃,特别有家庭料理的温馨感。
- Shepherd’s Pie(牧羊人派):这个有点特别,它的“派皮”不是面做的,而是用土豆泥!下面是炒过的羊肉末,上面铺着厚厚一层金黄色的土豆泥,再进烤箱烤。严格来说它不算 pie,但大家习惯这么叫。
你看,pie 的家族成员是如此丰富。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它的近亲,你也得认识一下,免得搞混。
- Tart:这家伙可以理解为“没盖儿的派”。它通常比较扁平,派皮更像饼干,上面直接铺着水果或者馅料,造型更精致,经常出现在法式甜品店里。
- Quiche(法式咸派):这是一种用鸡蛋、奶油和奶酪做成馅料的开放式咸派,口感像咸味的炖蛋,非常美味。最经典的是 Quiche Lorraine,里面加了培根。
聊了这么多,你可能会觉得,一个简单的单词,至于搞这么复杂吗?
至于。
因为语言从来都不是孤立的符号。每一个词的背后,都拖着一长串文化、历史、生活习惯的影子。搞懂 pie /paɪ/ 的发音,只需要十秒钟。但搞懂 pie 到底是什么,它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你可能需要亲口尝一尝,需要看几部电影,需要了解一点他们的节日传统。
这才是学语言最有意思的地方,不是吗?它不仅仅是让你能和人交流,更是给你打开了一扇扇窗户,让你看到,哦,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食物,还有这样一种生活方式,还有这样一种表达“家”和“温暖”的味觉符号。
所以,下次当你想起“馅饼”时,除了脑海里浮现出那个滋滋作响的平底锅,希望也能飘过一丝刚出炉的 pie 所散发出的、混合着黄油、水果和肉桂的甜美香气。这两种味道,都同样真实,同样抚慰人心。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