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 L 单独念的时候,发音是 /el/。
很简单,对吧?感觉就像把中文的“艾”和“欧”快速连在一起读出来。如果你对着手机的语音助手说 /el/,它大概率能听懂。
但这,仅仅是这场漫长征途的起点。一个巨大的、充满了迷惑性的、甚至能让你的英语听起来地道或蹩脚的分水岭,就藏在这个看似无害的字母里。你以为你问的是一个字母怎么读,其实你问的是,如何跨越一道横亘在无数中国英语学习者面前的语音鸿沟。
真正的战场,根本不在于 L 这个字母本身叫什么,而在于它在单词里的发音。这个发音,它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一个像热情洋溢的少女,一个像心事重重的诗人。它们就是传说中的 Light L 和 Dark L。
我们先说那个“少女”——Light L,也就是所谓的“清晰 L”。
这个版本,是我们最熟悉的,也是我们自以为掌握了的 L。它通常出现在元音前面,比如 love, like, listen, play, blue。发这个音的时候,你的动作是轻巧的、明确的、向前的。想象一下,你的舌尖,非常灵活地,轻轻点在你上排牙齿的后面那个硬硬的牙龈脊上。对,就是那个地方。然后,伴随着声带的振动,舌头“啪”地一下弹开,声音就出来了。整个过程干净利落,像一个敏捷的体操运动员完成了一套完美的前空翻。
Love。你感受一下,舌尖轻触,然后释放,声音清澈地流淌出来。
Listen。又是这个动作,舌尖的触碰和弹开,毫不拖泥带 पानी。
这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唯一会发的 L。因为在汉语拼音里,“l”的发音方式和这个 Light L 几乎一模一样。“拉”、“乐”、“力”,都是这个感觉。所以,我们天然地以为,英语里所有的 L 都该这么发。
然后,灾难就降临了。
我们遇到了那个“诗人”——Dark L,那个“模糊 L”,一个幽灵。一个盘踞在无数中国英语学习者口中的幽灵。
这个 Dark L 通常出现在元音之后,或者单词的末尾。你听听这些词:milk, feel, schoo, people, always, contro.
你现在,立刻,马上,读一遍 school 这个词。
我敢打赌,屏幕前的你,十有八九都把它念成了“死故”或者“死顾欧”。你努力地想在最后发出一个像“乐”一样的音,但怎么发都觉得别扭,生硬,对不对?你把那个 Light L 的发音方式,硬生生地嫁接到了词尾,结果就是舌尖僵硬地顶在那里,声音戛然而止,听起来像个机器人。
完蛋。这就是问题的核心。
Dark L 的发音,根本就不是一个往前“弹”的动作,而是一个往后“收”的动作。它的主要发力点,压根就不是那个轻巧的舌尖,而是沉重的舌根!
你再试一次。我们来分解那个魔鬼般的 Dark L。
发这个音的时候,你的舌尖可以轻轻向上抬起,甚至可以象征性地碰一下上牙龈,但那完全不是重点!真正的戏肉在后面。你的舌根要向后、向上抬起,整个舌头的后半部分肌肉是紧张的,把你的口腔后部空间给挤满了。那种感觉,就像是你的舌根突然有了自己的想法,它不再是轻巧地向前弹射,而是变得沉重、向后收缩,整个口腔的后半部分都参与了进来,形成一个充满共鸣的、略带含糊的音腔……
声音,是从这个充满张力的、被舌根挤压的喉咙深处,“咕哝”出来的。它不是 /l/,更像是一种 /o/ 或者 /ʊ/ 和 /l/ 的混合体。它听起来有点慵懒,有点含混,甚至有点像你喉咙里含着一颗温润的橄榄在说话。
我们再来一遍 feel。先发 “fee” 的部分,然后,别急着让你的舌尖去“弹”,而是让你的舌根慢慢地、沉重地向后向上抬。你会感觉到喉咙里有一种紧张感和饱满感,然后一个低沉的、含混的“哦으”一样的声音就带出来了。Fee-oh。连起来,就是那个地道的 feel。
还有 milk。中国人最容易读成“mi-o-ke”。错!正确的读法是,发完 “mi-” 之后,舌根立刻开始做那个向后收缩的动作,发出那个含混的 Dark L 音,最后才用嘴唇带出 /k/ 的爆破音。整个过程,舌尖几乎是个摆设。
是不是很绝望?感觉自己学了十几年假英语?
别急,我给你个绝招。这个方法曾经拯救了无数人,包括我自己。
想练习 Dark L,你先学会发一个饱满的元音 “O”(哦)。嘴巴张圆,声音从喉咙里出来。好,保持这个口型和喉咙的感觉,然后,慢慢地、非常慢地,把你的舌尖抬起来,轻轻碰到上牙龈。你听到了吗?在你舌尖碰到上牙龈之前,那个 Dark L 的声音就已经被你发出来了!就是那个从“哦”到“乐”过渡阶段的、含混的、充满磁性的声音!
O…L…OL… control。 All。 Call。
就是这个感觉!
这个 Dark L,才是区分英语说得地不地道的一个巨大标志。它赋予了英语一种独特的节奏感和质感。当你说 “I will always love you” 的时候, will
和 always
里的 L 是深沉的 Dark L,而 love
里的 L 则是清亮的 Light L。这一暗一明,一收一放,才构成了英语语音的韵律美。如果你全部都用 Light L 来读,这句话就会变得平淡、僵硬,像小和尚念经,失去了那种流动的、情感充沛的感觉。
说到这儿,你可能就明白了。我们纠结的,从来不是 “L 用英语怎么读” 这么简单。我们真正要对抗的,是自己母语发音习惯带来的强大惯性。汉语里没有这种一个字母根据位置不同而产生两种截然不同发音方式的逻辑。我们的“乐”,放在“拉力”里是它,放在“儿”后面(比如“这儿乐”)还是它,不会变。
所以,想要真正掌握 L,你必须忘掉你的肌肉记忆,重新建立一套新的口腔运动模式。
我当年就是这么过来的,对着镜子,张大嘴巴,像个傻子一样,一遍遍地感受舌头的运动轨迹。我去看美剧,暂停,专门模仿演员说 people
, little
, world
这些词的口型和声音。我发现他们的下巴在发 Dark L 的时候是微微后收的,整个面部表情都透着一种“松弛感”,而我们发 Light L 的时候,嘴唇是咧开的,是“紧张感”。
这不仅仅是发音技巧的问题,这背后是两种语言完全不同的“气质”。
掌握了 Dark L,你会发现一个新世界。你的英语听起来会立刻“贵”起来,那种土味和生硬感会瞬间消失大半。你会突然听懂以前很多听不清的、含混的词尾。你会明白为什么 world
和 word
听起来差别那么大。你会发现,原来英语的魅力,就藏在这些我们曾经不屑一顾的细节里。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L 用英语怎么读?
简单回答是 /el/。
但真正的回答是:你要学会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去演绎它。用你轻巧的舌尖去演绎它的光明,用你沉稳的舌根去演绎它的深沉。当你能自如地在 Light L 和 Dark L 之间切换时,你就不再是在“说”英语了,你是在用你的口腔,“演奏”这门语言。这,比记住一万个单词,可能都更重要。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