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直接回答你:“口语课”在英语里,最常见的说法是 Speaking Class。如果你想说得更具体、更偏向于日常交流,那 Conversation Class 会更贴切。还有一个我们中国人特别熟悉的,直译过来的 Oral English Class,老外也能懂,但听起来稍微有点……嗯,怎么说呢,有点“学术”,有点我们自己体系里的味道。
好了,问题回答完了。但如果你只想要这个答案,那你可能就错过了真正重要的东西。因为“口语课怎么说”这个问题背后,藏着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甚至两代人,对于学英语,尤其是对于“说”英语这件事,那种又爱又恨、又渴望又恐惧的复杂心情。
你琢磨一下,我们为啥要问这个问题?
因为我们脑子里的“口语课”,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课程名称,它是一个具体的场景,甚至是一个“战场”。那个场景里,有一个可能口音比你还“标准”的中国老师,拿着一本花花绿绿的教材,上面印着“Unit 1: Greeting People”。然后,他让你和你的同桌,那个你从初中就认识、连他昨天晚饭吃了什么你都可能知道的哥们儿,进行一段尴尬到脚趾能抠出三室一厅的对话:
“Hello, Li Ming.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天哪,这玩意儿,你管它叫 Speaking Class 还是 Conversation Class,有区别吗?没有。它就是我们青春记忆里那个“每周二下午雷打不动的尬聊两小时”的代名词。所以,我们问“口语课怎么说”,其实是在问:“我们记忆里那个东西,在英语世界里到底对应着什么?”
我跟你说,对应不了。
因为在国外,一个健康的 Conversation Class,它的灵魂不是“教”,而是“用”。那感觉更像一个工作坊,一个沙龙。老师,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引导者”(facilitator),他可能就往那儿一坐,抛出一个话题,“大家对最近那个AI画画的事儿怎么看?”然后,没了。他就负责在你卡壳的时候,给你递个词儿;在你们跑偏的时候,给拽回来一下;在你们因为某个观点吵得脸红脖子粗的时候,笑眯眯地看着,偶尔加把火。
那才叫 Conversation Class。它的核心是“交流”,是思想的碰撞,语言只是个载体。而我们的“口语课”,核心是什么?是“练习”,是把书本上的句子,像做化学实验一样,小心翼翼地、按照固定流程,复述一遍。我们追求的不是交流的快感,而是准确度(Accuracy)。生怕一个 an a a the用错,一个时态不对,就被老师揪出来,被同学笑话。
这就是病根儿。
所以,对我来说,纠结这几个词的区别,意义不大。我更愿意把它们看作口语学习的三个不同境界。
Oral English Class,是启蒙阶段。你得承认,它虽然土,虽然死板,但它至少给了你一个开口的机会,让你把那些“哑巴英语”第一次变成了有声的力量。它就像学游泳时,教练让你在岸上先练分解动作。很傻,但你不能说完全没用。
然后是 Speaking Class。这个阶段,你开始有意识地去“说”了。你不满足于课本上的对话,你开始想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个“Speaking”,就带有一种“发表”的意味。可能是课堂presentation,可能是小组讨论。你开始组织语言,构建逻辑,试图让自己的表达听起来更“高级”一点。这个阶段,我们开始疯狂地背诵各种“万能模板”、“高级替换词”,对不对?看到“think”,就非要换成“reckon”或者“assume”,显得自己词汇量很大。这阶段,我们追求的是一种虚假的流利度(Fluency),一种看起来很厉害,但实际上不堪一击的流利。
而真正的终极目标,应该是 Conversation Class 所代表的境界。那是一种“无招胜有招”的状态。你不再去想什么高级词汇,什么复杂句式。你想的就是,把脑子里的想法,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告诉对面那个人。那个时候,你的英语成了你身体的一部分,像手和脚一样,自然而然。你说出来的,是真正的“你”,而不是一个英语句子的搬运工。
那怎么才能达到这个境界?
你指望每周两小时的课?别做梦了。
真正的口语提升,从来就不是发生在教室里的。它发生在你生活的每一个缝隙里。
我自己的经历,最疯狂的时候,我把手机、电脑,所有电子设备的系统语言全换成英语。不是为了装,是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沉浸式的语言环境。一开始巨痛苦,一个设置找半天。但一个月后,你看那些词,就像看中文一样,根本不过脑子。
还有,自言自语。这招真的,谁用谁知道。洗澡的时候,把今天发生的事儿,用英语复述一遍。走路的时候,看到一个广告牌,在脑子里用英语吐槽它。甚至,你可以假装自己是个视频博主,对着空气介绍你正在做的菜。别怕自己像个神经病,语言的本质就是思维的外化,你脑子里先用英语想了,说出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这比你跟同桌说一万遍“How are you?”都有用。
后来我发现了一个宝藏,就是玩国外的网络游戏。你戴上耳机,进入那个语音频道,里面有美国人、英国人、澳大利亚人、印度人……各种口音混杂在一起。一开始你根本听不懂,只能跟着喊“Nice shot!” “He’s low!”。但慢慢地,为了赢,为了跟队友有效沟通,你逼着自己去听,去说。没人会因为你语法错了就嘲笑你,大家在乎的是你报的点准不准,你的信息有没有用。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英语是作为一个“工具”而存在的。那种感觉,太爽了。
这才是真正的 Conversation Class。一个需求驱动、目标明确、并且有即时反馈的“课堂”。
所以你看,当我们把目光从“这门课叫什么”转移到“我到底想要什么”的时候,一切都豁然开朗了。你想要的不是一门课,你想要的是一种能够自由表达的能力。
这种能力,学校里的 Speaking Class 只能给你打个地基,而且往往还是个豆腐渣工程。真正的大厦,得靠你自己,一砖一瓦地,在真实的生活里去搭建。去找到那个让你有表达欲的领域,无论是游戏、电影、追星,还是某个专业爱好。然后,扎进去。去读英文的资料,去听英文的播客,去跟国外的同好在论坛里“吵架”。
当你为了反驳一个人的观点,在网上查了半天资料,组织了半天语言,最终敲出一大段逻辑清晰、情绪饱满的英文评论时,那一刻你获得的成长,比上十节 Oral English Class 都要多。
所以,别再纠结“口语课”到底怎么说了。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今天,有没有为自己创造一堂真正的“口语课”。哪怕,这堂课的学生和老师,都只有你一个人。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