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别再让你家孩子抄单词一百遍了。真的,停下来。这事儿除了能帮你家孩子提前体验到什么叫“无效努力”和“精神内耗”之外,对记单词这件正经事,几乎,我说的是几乎,没什么根本性的帮助。
那到底该怎么记?答案就三个字:“用起来”。
你可能会说,这不废话吗,不会用我才记不住啊。别急,这里的“用起来”,不是让你家刚学了“apple”的小朋友马上写一篇关于苹果公司的八百字论文。这里的“用”,是调动他全身所有的感官,把一个冷冰冰的、印在纸上的单词,变成一个活生生的、在他脑子里能跑能跳能说话的小精灵。
我给你掰扯掰扯这里面的门道。
第一层心法:声音,是单词的灵魂。
忘掉那些字母!当一个孩子刚接触“cat”这个词的时候,他脑子里最先应该出现的不是c-a-t这三个符号,而是/kæt/这个声音。这,就是自然拼读的魔力。这玩意儿简直是学英语的“内功心法”,一旦打通任督二脉,记单词的效率是指数级增长的。
为什么?你想想,我们学说话,是先会说“妈妈”,再知道这两个字怎么写的,对吧?英语也一样。让孩子先通过大量的听,磨耳朵,对各种声音组合产生本能的反应。当他听到/bɪg/,他脑子里浮现的是一个“大”的概念,而不是b-i-g三个字母的排列组合。
怎么做?很简单。找点有声绘本,那种原声的,慢速的,发音清晰的。别找那种中国人配音的,腔调很怪。就让孩子跟着听,跟着模仿。他一开始可能不知道啥意思,没关系,就像听一首歌一样,他是在熟悉那个“旋律”。慢慢地,你指着书上的大象说/bɪg/,指着小蚂蚁说/smɔːl/,声音和图像就这么“啪”地一下,连接上了。这个连接一旦建立,比你逼着他抄一百遍b-i-g-大,s-m-a-l-l-小,要牢固一万倍。
第二层境界:让单词在脑子里演电影。
光有声音还不够,得有画面。这就是所谓的情境记忆,或者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加戏”。
比如学“jump”这个词。你别光指着卡片念“jump,跳”。你得自己先跳一下,夸张地跳一下,让他也跟着你跳。一边跳一边喊:“I can jump! You can jump! We are jumping!” 这时候,“jump”这个词就不再是纸上的四个字母,它是你俩起飞的瞬间,是膝盖弯曲再弹起的肌肉记忆,是跳起来时开心的笑声。这个词,已经被“演”活了。
这套玩法,在教学里有个高大上的名字,叫“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说白了,就是“别吵吵,动手!”。学“eat”,就拿起一个苹果做吃的动作;学“drink”,就拿起杯子做喝水的动作;学“run”,就在客厅里带着他跑两圈。
家里的所有东西,都是你现成的教具。指着门说“door”,指着窗户说“window”,每天进进出出摸一下,念叨一遍。不出一个礼拜,这些单词就跟长在他家里的物件上一样,想忘都忘不掉。那些花里胡哨的单词卡片?恕我直言,在真实的物件面前,大部分单词卡片就是“单词的棺材”,把活的词汇给装进去了。
第三层进化:织一张有关系的大网。
单个的单词是孤岛,很容易被遗忘。我们要做的,是帮孩子把这些孤岛连成一片大陆。怎么连?靠故事,靠分类,靠联想。
分类组块是个好办法。比如,学完了“apple”,顺便就把“banana”, “orange”, “pear”这些水果一起端上来。学完了“red”,就把“blue”, “yellow”, an “green”这些颜色都拿出来玩配对游戏。把这些单词放在一个“家族”里,他们彼此之间会互相提醒,记一个,就能想起一串。
还有更高级的玩法,就是词根词缀。这个可能对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更适用。比如,他认识了“happy”(开心),你就可以告诉他,“un-”这个小帽子戴在前面,意思就反过来了,所以“unhappy”就是不开心。他认识了“use”(用),就可以告诉他,“-ful”这个小尾巴表示“充满了……”,所以“useful”就是有用的。这种方法,不是在记一个一个的单词,而是在学一种“造词”的规则。这感觉,就像从数着手指头算数,进化到了会用九九乘法表,是降维打击。
但所有方法里,最牛的,永远是阅读。
找一本孩子感兴趣的英文绘本,别太难。第一遍,你读给他听,让他看画,理解大概意思。第二遍,你们可以一起“找单词”。比如,今天咱们的目标是找出书里所有的“bear”。每找到一个,就一起大声念出来,甚至学学小熊的叫声。这样一来,“bear”这个词就和那个憨憨的、毛茸茸的、爱吃蜂蜜的形象彻底绑定了。它出现在森林里,出现在小木屋里,出现在故事的每一个角落里。这个单词,是有血有肉,有故事背景的。
你再想想看,死记硬背的单词像什么?像通讯录里一个你从来不联系,只存了个名字的陌生人。而在阅读中遇到的单词,就像你生活里一个活生生的朋友,你知道他的长相,他的性格,他的故事。哪个你更容易记住?
最后,也是最要命的一点:心态。
我知道你急。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认识了一千个单词,你恨不得让你家孩子三天背完一本词典。但是,语言学习这事儿,真的快不了。它更像煲汤,而不是烧开水。火太猛,容易糊。
请允许孩子犯错,允许他忘记。今天记住了,明天忘了,太正常了。人脑又不是硬盘。忘了,就用上面说的方法,再把他拉回到那个“情境”里去演一遍,去听一遍,去玩一遍。重复,但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有意义地重复”。
还有,拼写真的没那么重要。至少在初期,没那么重要。一个孩子能指着狗说出“dog”,比他能完美地拼写出d-o-g,要重要得多。前者是沟通,是语言的本质;后者是技能,是可以后天慢慢练习的。别因为孩子拼错一个字母就大发雷霆,那会让他对英语产生巨大的恐惧。先会认,再会用,最后再谈完美拼写。这个顺序,千万别搞反了。
所以,小学英语怎么记单词?
别再把它当成一个任务,一个KPI。把它变成一场游戏,一场冒险,一次发现新世界的旅行。带着孩子用耳朵去听单词的歌唱,用身体去演绎单词的舞蹈,在五彩斑斓的故事里去邂逅单词的灵魂。
当你的孩子不是在“背”单词,而是在“玩”单词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他愁眉苦脸的字母组合,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了他通往另一个世界的一把把闪闪发光的钥匙。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