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英语?最直接、最“标准”的答案是 colleague。几乎所有教科书都会这么教你。还有一个词,coworker,也完全正确。这两个词,很多人会告诉你,colleague
偏正式,指代那些专业人士、白领;而 coworker
更口语化,适用范围更广,从办公室职员到快餐店店员都可以用。
理论上是这样。但语言这东西,从来都不是活在理论里的。它活在具体的场景里,活在每个人的嘴边,活在那些微妙的、不可言说的语境和人际关系的磁场里。
所以,这两个词的味道,或者说它们背后折射出的那种“关系”,其实千差万别。
Colleague
这个词,你仔细品品,带着一种彬彬有礼的距离感。它听起来就像是穿着合身西装,在玻璃幕墙的会议室里,交换着得体的商业微笑。我们是 colleagues,我们共同致力于一个项目,我们在专业上互相尊重,但我的私生活,我的喜怒哀乐,与你无关。这是一种非常“职业”的界定。在很多外企,或者说西方职场文化里,这是一种默认状态。你们可以一起在茶水间聊聊天气,抱怨一下交通,但一旦有人开始深入探究你的家庭、你的财务状况,甚至你的恋爱史,警报就会在许多人心里拉响。HR的邮件可能下一秒就到你邮箱了。Colleague,这个词本身,就像一道看不见的墙,清晰地划分了工作与生活的边界。
而 coworker,就显得朴实多了,甚至有点……“糙”。它没那么多精英色彩。它就是一个事实陈述:我们一起工作(co-work)。它不预设任何情感深度或专业高度。在工厂流水线上拧螺丝的是 coworker
,在创业公司小黑屋里一起熬夜敲代码的也是 coworker
。这个词更像是一件工装,而不是一套西装。它更接地气,也因此,它在情感光谱上的可能性更大。你可以和一个 coworker
只是点头之交,也可以和他成为下班后一起去喝一杯、大骂老板的“战友”。
你看,仅仅是两个最基础的词,就已经能嗅到不同的文化气息了。
但在我们中文的语境里,“同事”这两个字承载的东西,可比 colleague
或 coworker
复杂多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身份标签,它是一个“江湖”。
我们的“同事”,是午休时凑在一起,一边扒拉着外卖饭盒,一边分享着公司里最新鲜热辣八卦的那群人。是那个你明知道她背后说过你坏话,但表面上还得亲亲热热地喊“亲爱的”的人。是那个在你项目火烧眉毛时,能不计较个人得失帮你一把,让你欠下一个人情,以后得找机会还的人。也是那个把你辛辛苦苦做的方案,轻描淡写地在老板面前说成是“我们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然后把功劳大头揽自己身上的人。
这种关系的复杂性,犬牙交错,爱恨交织,是很难用一个简单的英文单词去完全覆盖的。我们的“同事关系”,更像是一种被“单位”这个大容器强行捆绑在一起的,拟似家人又拟似仇敌的共生关系。这里面有派系,有站队,有茶水间的窃窃私语,有团建时的虚假繁荣。我们被期待着成为一个“集体”,被要求着融入,这种压力远超西方职场。
所以,当你想向一个外国人描述你的“同事”时,你可能需要更多的词汇来描绘这幅生动的“清明上河图”。
如果你们只是在同一个团队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那么 teammate 是一个绝佳的词。这个词充满了积极的、协作的意味。它强调“我们是一伙的”,有一种荣辱与共的感觉。比如,“He’s not just my coworker, he’s a great teammate. I can always count on him.”(他不仅是我的同事,更是一个超棒的队友。我总能指望他。)你看,情感立刻就升华了。
在英式英语里,还有一个更温暖、更有人情味的词:workmate。这个词听起来就像是和你一起在工位上,一边干活一边聊家常的朋友。它比 coworker
多了一点亲近,少了一点 colleague
的疏离。如果你想表达你和一个同事关系不错,有点朋友的意思,workmate
就很贴切。
当然,还有更专业的。如果你想说你在另一个部门或分公司的,职位对等的“同事”,可以用 counterpart。这个词非常高级,专业性极强。比如,“I need to schedule a meeting with my counterpart in the Shanghai office.”(我需要和我在上海办公室的对等同事安排一个会议。)这一下子就把那种跨部门、跨地域的专业协作感给勾勒出来了。
有时候,你可能想更宽泛地指代和你平级的人,可以用 peer。这个词强调的是“同辈”或“同级”,比如在“peer review”(同事互评)里,指的就是你的平级同事。
但这些词,都还只是描绘了“同事”关系的光明面。那些幽暗的、复杂的、让人心累的部分呢?
英文里没有一个像“塑料花姐妹”这样精辟的词来直接形容办公室里的虚伪友谊。但你可以去描述。你可以说你们有种 frenemy 的关系(friend + enemy),亦敌亦友。或者你可以更直白地说:“We maintain a professional veneer, but there’s a lot of underlying tension.”(我们维持着表面的专业,但底下暗流涌动。)这种描述,比任何一个单词都更有画面感。
说到底,选择哪个词,取决于你想传递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你想强调职业性,就用 colleague。
你想表达一种普遍的、中性的关系,就用 coworker。
你想突出团队协作,就用 teammate。
你想带点英式的亲近感,就用 workmate。
你想彰显跨部门的专业对接,就用 counterpart。
我个人其实更倾向于根据我和这个人的真实关系来选择。有的人,在我心里,他就是个 colleague
,我们之间隔着太平洋,除了工作交集,再无其他。有的人,虽然坐在我对面,但我们的关系可能还不如一个陌生人,那他可能连 coworker
都算不上,只是 an acquaintance at work(工作上一个认识的人)。而那些真正和我一起扛过事、熬过夜、分享过真实快乐和痛苦的人,我会骄傲地称他们为我的 teammates,甚至是 my work-friends(工作上的朋友)。
语言是鲜活的,它服务于我们的表达欲。别被教科书框住了。去感受你想表达的那种微妙的关系,然后选择一个最能承载这份感觉的词。或者,干脆别用一个词,用一两句话去描绘它。因为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同事”这个充满了利益、情感和压力的复杂场域里,其丰富和微妙的程度,是任何一个单词都无法完全捕捉的。它就像一幅画,需要用更多的色彩和笔触,才能让观者窥见一二。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