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延误英语怎么说

延误,最直接、最万能的词,就是 delay。名词动词都行。你的航班延误了?“My flight is delayed.” 会议要推迟一小时?“The meeting will be delayed for an hour.” 这个词就像一块万用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基本不会出错。

但如果你只想知道这一个词,那可就太小看“延误”这门艺术了。真的,延误是一门艺术,一门充满了焦灼、无奈、愤怒,偶尔还有一丝窃喜的复杂艺术。而英语里描述这门艺术的词汇,可远不止一个 delay 那么简单。

我们先从最常见的场景说起——机场。

机场,简直是 delay 这个词的圣殿。我永远忘不了那次在戴高乐机场,电子显示屏上我那趟航班后面的“Delayed”鲜红得刺眼,像一道永不愈合的伤口。一开始,只是一个小时。行,可以接受。我去喝杯咖啡,刷刷手机,假装自己是个从容的商务精英。然后,那个“Delayed”变成了“Further delayed”(进一步延误)。那一刻,整个候机厅的空气都变了。那种感觉,就像你被困在一个巨大的玻璃罐子里,外面的世界依然在飞速运转,飞机起飞,人们奔向各自的目的地,唯独你,和这一候机厅的“难友”们,时间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粘稠得让人窒息。

这时候,广播里会传来一个毫无感情的女声,说着那套标准话术:“due to unforeseen circumstances”(由于无法预见的状况)或者更具体的“due to technical issues”(由于技术问题)、“due to air traffic control”(由于空中交通管制)。这些词组,就是官方给你的“延误”的理由,一个让你无法反驳、只能默默接受的理由。你感觉自己像个被命运摆布的棋子,而那个看不见的对手,就叫 delay

当延误的时间长到离谱,它就不再是简单的 delay 了,它会升级。可能会变成 cancellation(取消),那是终极绝望。但在那之前,有一种状态叫 indefinitely delayed,无限期延误。这个词组比直接取消还折磨人,因为它给了你一丝虚假的希望,让你在走与留之间反复拉扯,啃噬着你最后的耐心。

跳出机场这个让人血压飙升的地方,我们看看工作中的延误。

作为一个曾经在项目管理泥潭里打滚的人,我对“延误”的理解要深刻得多。项目里的延误,很少用 delay 这么轻描淡写的词。我们更常用 behind schedule。这个词组画面感极强,你的项目就像一个正在赛跑的人,而现在,他已经落后于那个无形的“进度表”了。当你的老板问你项目进展时,你最不想说的就是:“We are running behind schedule.”(我们进度落后了。)

为什么会 behind schedule?原因可就五花八门了。可能是某个环节出现了 bottleneck(瓶颈),卡住了整个流程。可能是我们遇到了一个巨大的 setback(挫折),比如核心成员突然离职。也可能是最初的计划就没做好,我们 underestimated(低估了) a certain task’s complexity。

在工作语境里,主动选择的“延误”又是另一回事。比如,我们需要更多时间来准备一个提案,我们会决定 postpone the meeting(推迟会议)。Postpone 这个词比 delay 更正式,更主动。它强调的是一个有意识的决定,把某件事安排到更晚的时间点。比如,“Let’s postpone the discussion until we have all the data.”(让我们把讨论推迟到拿到所有数据之后。)

还有一个更口语化的词,叫 put off。意思和 postpone 差不多,但更随意。你可以 put off doing your laundry(推迟洗衣服),可以 put off making a difficult phone call(推迟打一个难打的电话)。这个词组带着一种“往后拖”的意味,有时甚至和拖延症有点关系。

这就引出了“延误”最个人化,也最折磨人的一个层面——拖延。

拖延症的英文,就是 procrastination。而那个深陷其中的人,就是 procrastinator。这个词的分量可比 put off 重多了。Put off 可能只是一次性的行为,而 procrastination 是一种习惯,一种心理状态。它不是简单的“推迟”,它是一种“明知该做,但就是不去做,然后内心备受煎熬”的循环。我手机里甚至有个专门的文件夹,存放那些因为拖延而快要发霉的计划。每当我看到那些计划,脑子里就会响起一个声音:“You need to stop procrastinating!”(你得停止拖延了!)

这种自我导致的延误,是最让人无力的。因为它不像航班延误,可以把锅甩给航空公司;也不像项目延误,可以归咎于各种客观因素。它的根源,在于你自己。那种“我本可以,但我没有”的悔恨,是所有“延误”中最苦涩的一种。

除了这些主动或被动的延误,生活中还有很多突如其来的“耽搁”。

你出门赴约,结果被堵在路上。这时候你可以跟朋友说:“Sorry, I’m held up in traffic.”(抱歉,我被堵在路上了。)或者“I’m stuck in a traffic jam.”(我被堵车了。) Be held upbe stuck in 都形象地表达了那种“被外力困住,动弹不得”的窘境。它不是谁的错,就是发生了。这种延误,带来的情绪更多是烦躁和无奈。

我们再把视野拉宽一点,看看“延误”的更多表达方式。

当你想说一个过程被拖慢了,可以用 slow down。比如,“The approval process was slowed down by bureaucracy.”(审批流程因官僚主义而变慢了。)

当你想表达一种“延后、推迟”的概念,但又想显得更书面化一点,可以用 defer。比如大学里,你可以申请 defer your admission for a year(推迟一年入学)。这个词在法律和金融领域也很常见。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俚语,叫 kick the can down the road。字面意思是“把罐子踢到路前面去”,引申义就是“拖延处理棘手的问题,把问题留到以后再说”。政客们最喜欢干这个了。当他们面对一个敏感议题,不想立即做决定时,他们就会选择 kick the can down the road

所以你看,“延误”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它不只是一个孤零零的 delay。它是一个庞大的词汇家族,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适用的场景。

从机场屏幕上冰冷的 delayed,到项目报告里令人心惊的 behind schedule;从会议纪要里正式的 postponed,到日常对话里随意的 put off;从自我谴责时的 procrastination,到堵在路上时的 held up。每一个词的背后,都是一种具体的情绪、一个特定的场景、一段独特的故事。

掌握了这些词,你才能真正地用英语去“感受”延误,而不仅仅是“说出”延误。你才能在下次航班被延误时,不只是干巴巴地说一句“It’s delayed”,而是能更精准地向朋友抱怨:“I’m stuck at the airport, the flight is indefinitely delayed due to some mysterious technical issues. This is an absolute nightmare!”

这,才是语言真正的魅力所在。它不是僵硬的规则和对等翻译,它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充满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体验。延误虽然糟心,但描述它的语言,却可以如此精准而美妙。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580学习网 » 延误英语怎么说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